《成语大全》

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
  • 勇往直前

    [拼音] yǒng wǎng zhí qián
    [释义] 勇敢地一直向前。形容毫无畏惧地迎着困难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从俱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
  • 一尘不染

    [拼音] yī chén bù rǎn
    [释义] 原为佛教用语。佛家把色、声、香、味、触、法叫做“六尘”;说道者不为六尘所玷污;保持心地清静。形容不受坏思想、坏作风的沾染和腐蚀。也形容环境清静整洁。
    [出处] 宋 张耒《腊初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 叶落归根

    [拼音] yè luò guī gēn
    [释义] 树叶飘落;掉在树跟旁。古时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现比喻不忘本源。也作“落叶归根”。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慧能大师》:“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 一筹莫展

    [拼音] yī chóu mò zhǎn
    [释义] 筹:计策;办法;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出处] 《宋史 蔡幼学传》:“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 一目了然

    [拼音] yī mù liǎo rán
    [释义] 目:看。了然:明明白白的样子。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7卷:“见得道理透后,从高视下,一目了然。”
  • 妖魔鬼怪

    [拼音] yāo mó guǐ guài
    [释义] 迷信的传说中危害人类的妖精和魔鬼。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东西或人。
    [出处]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家东人好傻也,安知他不是个妖魔鬼怪,信着他跟将去了。”
  • 一心一意

    [拼音] yī xīn yī yì
    [释义] 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 言听计从

    [拼音] yán tīng jì cóng
    [释义] 听:听从;从:依从。说的话都相信;出的主意、计谋都采纳。形容对某个人十分信任。也作“言听计用”。
    [出处] 《魏书 崔浩传》:“属太宗为政之秋,值世祖经营之日,言听计从,宁廓区夏。”
  • 愁眉不展

    [拼音] chóu méi bù zhǎn
    [释义] 展:舒展。心里忧愁;双眉紧锁;不得舒展。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也作“愁眉紧锁”。
    [出处] 唐 姚鹄《随州献李侍御》之二:“旧隐每怀空竟夕,愁眉不展几经春。”
  • 不共戴天

    [拼音] bù gòng dài tiān
    [释义] 共:共同;戴:顶着。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形容仇恨极深;誓不两立。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 一落千丈

    [拼音] yī luò qiān zhàng
    [释义] 原指琴声陡然降落。后用来形容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
    [出处] 唐 韩愈《听颖师弹琴》:“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 筋疲力尽

    [拼音] jīn pí lì jìn
    [释义] 筋:筋骨;疲:疲劳;尽:完。形容非常劳累;力气已经用尽。也作“力尽筋疲”。
    [出处] 宋 司马光《道傍田家》:“筋疲力尽不入腹,未议县官租税促。”
  • 明知故犯

    [拼音] míng zhī gù fàn
    [释义] 明知不对;却故意违犯。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问:‘一切生灵具有佛性,既有佛性,为甚么却撞入驴胎马腹?’师曰:‘知而故犯。’”
  • 有口皆碑

    [拼音] yǒu kǒu jiē bēi
    [释义] 碑:记功的石碑;皆:都是。所有人的嘴都是记载功德的碑石。形容为人们普遍称颂。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宝峰文禅师法嗣 太平安禅师》:“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 不寒而栗

    [拼音] bù hán ér lì
    [释义] 寒:寒冷;栗:发抖。不是因为寒冷而发抖。形容恐惧到了极点。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馀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
  • 摩肩接踵

    [拼音] mó jiān jiē zhǒng
    [释义] 摩:接触;踵:脚跟。肩挨肩;脚尖连着脚跟。形容人多拥挤;或比喻事物接连不断的出现。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
  • 长年累月

    [拼音] cháng nián lěi yuè
    [释义] 长年:整年;年复一年;累月:一月又一月。形容经历的时间很长很久。
    [出处] 高缨《云崖初暖》:“她连一眼也不看那长年累月死尸般坐在火塘边的阿侯蛤嫫。”
  • 貌合神离

    [拼音] mào hé shén lí
    [释义] 貌:外表;神:内心。指外表上一致;内心里不一样。形容表面上关系很融洽;而实际上各怀心思。
    [出处] 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 得新忘旧》:“自有此宠复,神意即淡然,偶有酬对,亦只貌合神离耳。”
  • 洋洋大观

    [拼音] yáng yáng dà guān
    [释义] 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大观:丰富多彩的景象。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气象宏大;非常可观。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天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
  • 赴汤蹈火

    [拼音] fù tāng dǎo huǒ
    [释义]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出处] 晋 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