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
  • 不了了之

    [拼音] bù liǎo liǎo zhī
    [释义] 了:完结;了结;不了:不结束;不过问。用不了结的办法去了结它。指对没办完的或需解决的问题、事情不过问;拖延敷衍过去就算完事。
    [出处] 宋 叶少蕴《避暑录语》上卷:“唐人言冬烘是不了了之语,故有‘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是鲁公’之言,人以为是戏谈。”
  • 如虎添翼

    [拼音] rú hǔ tiān yì
    [释义] 如同老虎长了翅膀。比喻强大的更加强大了。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3回:“那尤氏亦因没了薛教授的禁持,信口的把个女儿教道,教得个女儿如虎添翼一般,那里听薛夫人的解劝。”
  • 不落窠臼

    [拼音] bù luò kē jiù
    [释义] 窠臼:旧框框;老套子;现成格式。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也作“不落俗套”。
    [出处] 明 胡应麟《诗薮》:“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
  • 不毛之地

    [拼音] bù máo zhī dì
    [释义] 毛:地面上生长的谷物、草木。原指不种五谷的地方。后指最荒凉、贫瘠或没有被开垦的地方。也作“不发之地”。
    [出处] 《公羊传 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
  • 颠三倒四

    [拼音] diān sān dǎo sì
    [释义] 指错乱没有次序。形容思路、言语、做事等条理不清、颠倒混乱;毫无次序。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
  • 力挽狂澜

    [拼音] lì wǎn kuáng lán
    [释义] 力:竭力;挽:挽回;狂澜:巨大的波浪。用力阻止巨大的波浪。比喻竭力扭转险恶危急的局势。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 不偏不倚

    [拼音] bù piān bù yǐ
    [释义] 偏、倚:不正;歪。原指儒家的中庸之道。现指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 宋 朱熹《中庸集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 不平则鸣

    [拼音] bù píng zé míng
    [释义] 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事物不平静就会发出响声。指人遇到不公平的事;就会发出不满的呼声和反抗。
    [出处] 唐 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 如雷贯耳

    [拼音] rú léi guàn ěr
    [释义] 贯:穿透。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出处]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久闻元帅大名,如雷贯耳。”
  • 操之过急

    [拼音] cāo zhī guò jí
    [释义] 操:做;过:过分 。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五行地志中之下》:“匹马觭轮无的反者,操之急矣。”
  • 混淆视听

    [拼音] hùn xiáo shì tīng
    [释义] 故意用假象或谎话迷惑人;使人产生错觉;不易分辨真伪和是非。
    [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显示出一种极左的面貌,来忧乱阵容,混淆视听。”
  • 化险为夷

    [拼音] huà xiǎn wéi yí
    [释义] 原指将险阻化为平坦;后多指使危险转变为平安。夷:平坦;平安。
    [出处] 唐 韩天卿《平蛮颂序》:“变氛沴为阳煦,化险阻为夷途。”
  • 聊以自慰

    [拼音] liáo yǐ zì wèi
    [释义]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出处] 汉 张衡《鸿赋序》:“余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永言身事,慨然其多绪,乃为之赋,聊以自慰。”
  • 如获至宝

    [拼音] rú huò zhì bǎo
    [释义] 最珍贵的东西。形容对于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出处] 宋 李光《与胡邦衡书》:“忽蜀僧行密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获至宝。”
  • 好大喜功

    [拼音] hào dà xǐ gōng
    [释义] 好:爱好;喜欢;功:功绩;成就。原指封建帝王喜好扩大疆土;炫耀武功。后指做事冒进浮夸;图大贪功。
    [出处] 《新唐书 太宗纪赞》:“至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图,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
  • 不失时机

    [拼音] bù shī shí jī
    [释义] 失:耽误,错过。时机:具有时间性的机会。不错过当前的机会。指办事要抓住适宜的时间和有利的机会。
    [出处] 周恩来《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这时离国共分裂还有两个月,如果……努力去做,还不失时机。”
  • 狐群狗党

    [拼音] hú qún gǒu dǎng
    [释义] 与狐;狗结群为党。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
    [出处]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咱若不是扶刘锄项,逐着那狐群狗党,兀良怎显得咱这黥面当王!”
  • 不速之客

    [拼音] bù sù zhī kè
    [释义] 速:邀请。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出处] 《周易 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孔颖达疏:“速,召也。不须召唤之客有三人自来。”
  • 狼心狗肺

    [拼音] láng xīn gǒu fèi
    [释义] 比喻心肠如狼和狗 一样凶恶、狠毒。也比喻忘恩负义。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那知这贼子恁般狼心狗肺,负义忘恩。”
  • 不痛不痒

    [拼音] bù tòng bù yǎng
    [释义] 比喻评论、批评等不能触及实质;没切中要害;不解决问题。
    [出处] 明 吴炳《情邮记 反噬》:“这事不痛不痒,却是一个大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