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ǎo jià huán jià
[释义]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三巧问了他讨价还价,便道:‘真个亏你些儿。’”
[拼音] liǎng quán qí měi
[释义] 全:顾全;在全;美:美好;美满。做一件事圆满地照顾到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
[出处] 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司徒,你若肯与了我呵,堪可两全其美也。”
[拼音] wén zhì bīn bīn
[释义] 原义为人的文采和本质都很适宜。后形容言谈举止斯文闲雅。彬彬:配合谐调。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拼音] tiān luó dì wǎng
[释义] 天空和地面所张设的罗网。比喻严密的包围圈。多指对敌人、逃犯的严密的防范。罗:捕鸟的网。
[出处] 元 无名氏《锁魔镜》第三折:“天兵下了天罗地网者,休要走了两洞妖魔。”
[拼音] wán kù zǐ dì
[释义] 旧指官僚、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纨:细绢;纨绔:细绢做的裤子。
[出处] 《宋史 鲁宗道传》:“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耶?”
[拼音] wàn wú yī shī
[释义]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出处] 汉 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拼音] wú yǔ lún bǐ
[释义] 伦:类;同类。没有能跟它相比的。形容非常突出或程度高。
[出处] 唐 卢氏《逸史》:“置于州,张宠敬无与伦比。”
[拼音] hào yì wù láo
[释义] 好:喜爱;逸:安闲;恶:讨厌;憎恨。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郭玉传》:“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拼音] wén guò shì fēi
[释义] 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文、饰:掩饰;过、非:过失、错误。
[出处] 唐 刘知幾《史通 惑经》:“期则圣人设教,其理含宏,或援誓以表心,或称非以委屈。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杜口,怀疑不展,若是而已哉!”
[拼音] huò rán kāi lǎng
[释义]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出处] 晋 陶潜《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拼音] wàn lài jù jì
[释义]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种种声响。
[出处] 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拼音] wú jià zhī bǎo
[释义] 无法估量价格的宝贝。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出处] 元 王实甫《丽春堂》:“我这珠衣是无价之宝哩。”
[拼音] wén fēng sàng dǎn
[释义] 听到一些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极度恐惧。丧胆:吓破胆。
[出处] 唐 李德裕《授张仲武东面招抚回鹘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探致虏之术;岂止闻风破胆,益坚慕义之心。”
[拼音] bì zhòng jiù qīng
[释义] 避重:指避开要紧的事;就轻:指抓小事情。避开重要的而拣次要的来承担。也指回避要害问题;只谈无关重要的方面。
[出处] 宋 刘挚《忠肃集 侍御史黄君墓志铭》:“民始不以多男为患,父子始不以避重就轻相去。”
[拼音] biān cháng mò jí
[释义] 鞭:马鞭子;莫:不;及:够得上。马鞭虽长;但打不到马肚子上。原意是说即使有力量;也使不得;因为马肚子不是鞭打的地方。后比喻力量达不到。
[出处] 清 昭槤《啸亭续录 魏柏乡相公》:“滇、黔、蜀、粤地方边远,今将满兵遽撤,恐一旦有变,有鞭长莫及之虞。”
[拼音] wú shì shēng fēi
[释义] 非:是非。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8回:“有不安本分的强盗,有无事生非的强盗。”
[拼音] hài rén tīng wén
[释义] 骇:惊吓;震惊。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出处]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答詹师书》:“浙中近年怪论百出,骇人听闻,坏人心术。”
[拼音] wǔ hú sì hǎi
[释义] 五湖:我国的五大湖泊(指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太湖、巢湖)。泛指四面八方;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出处] 唐 吕岩《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拼音] wéi suǒ yù wéi
[释义] 做想要做的事。形容任意而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做。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以子之才,臣事赵孟,必得近幸。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耶?”
[拼音] chéng rén zhī wēi
[释义] 乘:趁;危:危险;灾难。趁别人有困难时;去要挟、侵害对方。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