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méi jīng dǎ cǎi
[释义] 精:精神;采:神色。打不起精神;提不起兴致。形容精神萎靡;不振作、不高兴。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归至怡红院中。”
[拼音] míng zhēng àn dòu
[释义]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内部钩心斗争;互相争斗的情况。
[出处] 冯玉祥《我的生活》:“于是两方明争暗斗,各不相让,一天利害一天,闹成所谓‘府院之争’。”
[拼音] màn bù jīng xīn
[释义]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出处] 明 朱国桢《涌幢小品 存问》:“近见使者至城外,仅主家周旋,有司漫不经心。”
[拼音] mǎn chéng fēng yǚ
[释义] 满城:指全城各处。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秋天景色。后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
[出处] 宋 释惠洪《冷斋夜话》第四卷:“昨日宵卧,闻搅林风雨声,遂起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税人至,遂败意,只此一句寄举。”
[拼音] mín bù liáo shēng
[释义] 聊:依靠。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耳陈余列传》:“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拼音] màn tiáo sī lǐ
[释义]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写红娘从张生边来入闺中,慢条斯理,如不在意如在意。”
[拼音] méi fēi sè wǔ
[释义] 色:脸色;表情。双眉挑动;兴奋愉快的表情跃然脸上。形容非常兴奋得意的样子。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王乡绅一听此言,不禁眉飞色舞。”
[拼音] mèn mèn bù lè
[释义] 闷闷:心情不愉快。形容心情烦闷抑郁。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8回:“意欲弃布他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
[拼音] míng liè qián máo
[释义] 名:名次;前茅:春秋时楚国用茅草做报警用的旌旗;行军时拿着走在队伍的前面;作为报警的信号;故称“前茅”。比喻名次挂在前面。多指考试或竞赛等。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蔿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
[拼音] mù dèng kǒu dāi
[释义] 瞪:睁大眼睛直视;呆:发愣。眼睛大睁;眼珠发直;张嘴说不出话来。形容因恐惧而失神发愣的样子。
[出处] 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拼音] méng mèi wú zhī
[释义] 愚钝糊涂;没有知识;不通事理。
[出处] 《晋书 阮种传》:“臣诚蒙昧,所以为罪。”
[拼音] mén tíng ruò shì
[释义] 门:原指宫门;庭:原指朝庭;现指院子;若:好像;市:集市;市场。原来形容宫门里;朝庭上;进谏的人多得像在集市一样;十分热闹。现在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一》:“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拼音] mǎ dào chéng gōng
[释义] 战马一到阵前就取得胜利。形容迅速取得成就。
[出处] 元 张国宾《薛仁贵》楔子:“凭着您孩儿学成武艺,智勇双全,若在两阵之间,怕不马到成功。”
[拼音] mò míng qí miào
[释义] 莫:没有什么人;名:表达;说出。没有人能够说出其中的奥妙。形容事情奇怪;不合常理。
[出处] 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 陬邑官亲》:“及进西瓜汤,饮兰雪茶,莫名其妙。”
[拼音] máo suì zì jiàn
[释义] 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荐:推荐;荐举。毛遂自己推荐自己。形容自告奋勇去做某事。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拼音] méi kāi yǎn xiào
[释义] 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0回:“大盗一面看着,只喜的眉开眼笑。”
[拼音] máo gǔ sǒng rán
[释义] 毛:头发和汗毛;骨:指脊背;悚然:害怕的样子。毛发竖起;脊骨透寒。形容非常恐惧惊骇。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2回:“左右将此檄传进,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
[拼音] mǎ bù tíng tí
[释义] 停蹄:止步。马跑起来不停歇。形容人的行动急促或连续不断地进行工作。
[出处] 元 王实甫《丽春堂》第二折:“赢的他急难措手,打的他马不停蹄。”
[拼音] mò mò wú wén
[释义] 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无声无息;不为人知。
[出处] 明 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拼音] mò zhōng yī shì
[释义] 莫:不;还是;衷:折衷;断定;是:对。指不知哪个正确。形容各种意见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
[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议论纷纷,莫衷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