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面目

[běn lái miàn mù]
成语《本来面目》是个经常会用到的中性成语。《本来面目》的近义词有:庐山真面目、真相大白。《本来面目》的反义词有:涂脂抹粉乔装打扮。 出自:宋 苏轼《老人行》诗:“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常如故。” 成语《本来面目》的含义是:本来:原来的;面目:面貌。原是佛教用语;指人的本性;后比喻人或事物原来的样子。 举个栗子:这一润色,留传固然留传了,但可惜的是一定失去了许多本来面目。(鲁迅《且介亭杂文 门外文谈》) 以下是对成语《本来面目》更为具体的描述:
成语解释
本来:原来的;面目:面貌。原是佛教用语;指人的本性;后比喻人或事物原来的样子。
成语出处
宋 苏轼《老人行》诗:“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常如故。”
成语简拼
BLMM
成语注音
ㄅㄣˇ ㄌㄞˊ ㄇ一ㄢˋ ㄇㄨˋ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
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本来面目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人与事物。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本來靣目
近义词
庐山真面目、真相大白
成语例子
这一润色,留传固然留传了,但可惜的是一定失去了许多本来面目。(鲁迅《且介亭杂文 门外文谈》)
成语正音
本,不能读作“bèn”。
成语辨形
本,不能写作“木”。
英语翻译
original(real,unmasked) appearance(character)
日语翻译
本来面目
其他翻译
<德>das wahre Gesic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