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iào zhú yán kāi
[释义] 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逐:驱使;颜:脸面。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母亲方才转忧为喜,笑逐颜开道:'亏得儿子峥嵘有日,奋发有时。”
[拼音] tán xiào fēng shēng
[释义] 形容谈话时有说有笑;饶有兴趣;气氛热烈。风生:有兴致;很风趣。
[出处] 宋 辛弃疾《念奴娇 赠夏成玉》词:“遐想后日蛾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
[拼音] xiào lǐ cáng dāo
[释义]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藏:隐藏。
[出处] 《旧唐书 李义府传》:“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其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拼音] kū xiào bù dé
[释义] 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处境尴尬。
[出处] 元 高安道《皮匠说谎》:“好一场,恶一场,哭不得,笑不得。”
[拼音] fù zhī yī xiào
[释义] 用一笑来回答。表示不值得理会。
[出处]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辨误三》:“以此知《义海》、《西清》寡陋,而妄为之说,可付之一笑。”
[拼音] xiào róng kě jū
[释义] 脸上的笑容好像可以用手捧起来一样。形容笑容满面。掬:用双手捧起来。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拼音] yī xiào zhì zhī
[释义] 笑了一笑就放在旁边了;表示不当一回事。
[出处] 宋 陆游《书梦》诗:“一笑俱置之,浮生故多难。”
[拼音] méi kāi yǎn xiào
[释义] 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0回:“大盗一面看着,只喜的眉开眼笑。”
[拼音] xǐ xiào yán kāi
[释义] 颜:脸色;开:舒展;开朗。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又行了两日,方到常山,径入府中,拜谒颜太守。故人相见,喜笑颜开。”
[拼音] hōng táng dà xiào
[释义] 指满屋子人一起大笑起来。
[出处] 宋 欧阳修《归田录》第一卷:“冯徐举其右足曰:‘此亦九百。’于是烘堂大笑。”
[拼音] pěng fù dà xiào
[释义] 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亦作“捧腹大喜”。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
[拼音] tí xiào jiē fēi
[释义] 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人的行为既令人感到难堪;又令人觉得可笑。皆非:都不是。
[出处] 唐 孟棨《本事诗 情感》:“笑啼皆不敢,方验作人难。”
[拼音] xī pí xiào liǎn
[释义] 形容嬉笑不严肃的样子。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0回:“你见我和谁玩过!有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你该问他们去!”
[拼音] xiào róng mǎn miàn
[释义] 满脸呈现着欢笑的容颜。形容内心欣喜,满脸和悦的颜色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6卷:“张劭笑容满面,再拜于地。”
[拼音] pò tì wéi xiào
[释义] 涕:眼泪。一下子停止哭泣;笑了起来。也用来形容转悲为喜。
[出处] 晋 刘琨《答卢湛书》:“时复相与举觞对膝,破涕为笑,排终身之积惨,求数刻之暂欢。”
[拼音] yǎ rán shī xiào
[释义] 失笑:不由自主地笑起来;哑然:形容笑声。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出处] 汉 赵晔《吴赵春秋 赵王元余外传》:“禹乃哑然而笑。”
[拼音] xiào miàn hǔ
[释义] 比喻外表善良,心地凶狠的人。
[出处] 宋·庞元英《谈薮》:“公衮性甚和,平居常若嬉笑,人谓之笑面虎。”
[拼音] méi huān yǎn xiào
[释义] 形容非常兴奋、高兴
[出处] 清 李渔《意中缘 拒妁》:“若说起才郎的名字,只怕你们两个,都要眉欢眼笑起来。”
[拼音] tán xiào zì ruò
[释义] 指在不平常的情况下;有说有笑;同平常一样。自若:跟平常一样。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甘宁传》:“宁受攻累日,敌设高楼。雨射城中,士众皆惧,惟宁谈笑自若。”
[拼音] xī pí xiào liǎn
[释义] 脸上带着顽皮的或不正经的嘻笑。形容不严肃或轻浮的样子。
[出处] ①《红楼梦》第三十回:“你要仔细!你见我和谁玩过!有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你该问他们去!”②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三:“金旺来了,嘻皮笑脸向小芹说:‘这会可算是个空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