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hí jié liǎo dàng
[释义] 了当: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绕弯子。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紫芝妹妹嘴虽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拼音] yī mù liǎo rán
[释义] 目:看。了然:明明白白的样子。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7卷:“见得道理透后,从高视下,一目了然。”
[拼音] liǎo rú zhǐ zhǎng
[释义]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拼音] bù liǎo liǎo zhī
[释义] 了:完结;了结;不了:不结束;不过问。用不了结的办法去了结它。指对没办完的或需解决的问题、事情不过问;拖延敷衍过去就算完事。
[出处] 宋 叶少蕴《避暑录语》上卷:“唐人言冬烘是不了了之语,故有‘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是鲁公’之言,人以为是戏谈。”
[拼音] cǎo cǎo liǎo shì
[释义] 草草:草率;马虎;了:了结;结束。草率地把事结束了。也作“草率了事”、“草草完事”。
[出处] 明 李贽《答焦漪园书》:“为友人写《心经》毕,尚余一幅,遂续墨而填之,以还其人。皆草草了事,欲以自娱。”
[拼音] fū yǎn liǎo shì
[释义] 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不但上宪跟前兄弟无以交代,就连着老哥们也不好看,好像我们敷衍了事,不肯出力似的。”
[拼音] méi wán méi le
[释义] 没有完结的意思
[出处] 郭澄清《大刀记》第二章:“没完没了的苛捐杂税不算,还他妈的乱抢乱夺。”
[拼音] yī liǎo bǎi liǎo
[释义] 把一件主要的事情了结以后;其余有关的事情也跟着了结。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八卷:“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须节节用工也。”
[拼音] bù shèn liǎo liǎo
[释义] 甚:很;了了:明白。对事情不很明白;不大清楚。
[出处] 《北齐书 永安王浚传》:“文宣末年多酒,浚谓亲近曰:‘二兄旧来不甚了了,自登祚已后,识解顿进。’”
[拼音] péi lē fū rén yòu zhé bīng
[释义] 赔:蚀本;折:亏损。比喻想算计别人;反而遭受双重损失。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5回:“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拼音] jiǎn jié liǎo dàng
[释义] 指语言、文字简明,清楚,直截了当。
[出处] 朱自清《论通俗化》:“描写差不多没有,偶然有,也只就那农村生活里取喻,简截了当。”
[拼音] liáng le bàn jié
[释义] 比喻非常失望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2回:“黛玉听了,凉了半截。看紫鹃推门进来时,尚拿手帕拭眼。”
[拼音] yī liǎo bǎi dàng
[释义] 指办事妥当、彻底。
[出处] 明 张居正《答山东巡抚何来山》:“清丈事,实百年旷举,宜及仆在位,务为一了百当。”
[拼音] jiǎn jié liǎo dàng
[释义] 直截了当
[出处] 鲁迅《三闲集 书籍和财色》:“然而将麻雀牌送给世界,且以此自豪的人民,对于这样简捷了当,没有意外之利的办法,是终于耐不下去的。”
[拼音] cǎo shuài liǎo shì
[释义] 了:了结,结束。草率地把事情结束了
[出处] 丰子恺《梦耶真耶》:“当时想想真是何苦!早知是假,悔不草率了事。”
[拼音] liǎo bù qǐ
[释义] 极好或令人钦佩的,不平凡,优点突出
[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七回:“本县看她处心行事,竟是一个了不起的大豪杰,断不肯等闲失身。”
[拼音] xià bù le tái
[释义] 指在人前受窘
[出处] 张恨水《夜深沉》第15回:“她要是不睬你,你恼她,她下不了台。”
[拼音] liǎo ruò zhǐ zhǎng
[释义] 比喻对情况十分明白清楚
[出处] 《宋史 道学传序》:“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
[拼音] qiān liǎo bǎi dàng
[释义] 了:完了,结束;当:恰当。比喻妥帖、有着落。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34卷:“圣人发愤便忘食,乐便忘忧,直是一刀两断,千了百当。”
[拼音] pǎo le hé shàng pǎo bù le miào
[释义] 指无法逃脱或逃避责任
[出处] 高玉宝《高玉宝》第十章:“往哪里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在东北这块地方,跑哪里也是小鬼子和汉奸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