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iàn yì yǒng wéi
[释义] 义:正义;勇:勇敢;为;做。见到正义的事情勇于去做。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拼音] zì yǐ wéi shì
[释义] 自己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为:认为;是:对;正确)。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拼音] wéi suǒ yù wéi
[释义] 做想要做的事。形容任意而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做。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以子之才,臣事赵孟,必得近幸。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耶?”
[拼音] xí yǐ wéi cháng
[释义] 习:习惯;常:平常。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平常了。
[出处] 《逸周书 常训》:“民生而有习有常,以习为常。”
[拼音] bù bù wéi yíng
[释义] 步:古时五尺为步;步步:表示距离近;营:军事营垒。军队每前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比喻行动谨慎;防备严密。现常用来比喻行动、做事谨慎;稳扎稳打。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
[拼音] yī yán wéi dìng
[释义] 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贾琏笑道:‘你我一言为定。只是我信不过二弟,你是萍踪浪迹,倘然去了不来,岂不误了人家一辈子的大事。’”
[拼音] wéi fēi zuò dǎi
[释义] 做种种坏事。为:做;歹:指坏事。
[出处]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二折:“我且拿起来,只一口将他吞于腹中,看道可还有本事为非作歹哩。”
[拼音] shě jǐ wèi rén
[释义] 舍弃自己的利益而去帮助别人。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吾与点也。”朱熹集注:“初无舍己为人意,而其胸次悠然。”
[拼音] bù yǐ wéi rán
[释义] 然:对;不错。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有轻视的意思。
[出处] 宋 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拼音] zuǒ yòu wéi nán
[释义] 无论怎么办都有困难。指处于某一困境中;不易做出决定。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那太太听了,自然是左右为难;但事到其间,实在无法。”
[拼音] hùn wéi yī tán
[释义] 混:搀杂。把不同的事物或人混在一起;说成是相同的。
[出处] 唐 韩愈《平淮西碑》:“万口和附,并为一谈。”
[拼音] huà wéi wū yǒu
[释义] 乌有:无有;不存在。变得什么都没有了。形容一下子丧失或全部落空。
[出处] 宋 苏轼《东坡诗 卷十五 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诗:“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
[拼音] láng bèi wéi jiān
[释义] 狼狈:传说狈是与狼同类的野兽;因前腿短;要趴在狼身上才能行动。狼和狈常一起出外伤害牲畜。奸:做坏事。比喻坏人互相勾结一起干坏事。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诗翁画客狼狈为奸,怨女痴男鸳鸯并命。”
[拼音] zhuǎn wēi wéi ān
[释义] 由危险转为平安。危:危险。
[出处] 汉 刘向《书录》:“皆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亦可观。”
[拼音] péng bǐ wéi jiān
[释义] 朋比:朋党比周的略语;同类人互相勾结;为:做;奸:邪恶;坏事。坏人勾结在一起干坏事。
[出处] 宋 高登《高东溪集》:“此曹当尽伏诛,今且偃自恣,尚欲朋比为奸,蒙蔽天日。”
[拼音] wú néng wéi lì
[释义] 用不上力量;帮不上忙;指没有能力或力不能及。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此罪至重,微我难解脱,即释迦牟尼亦无能为力也。”
[拼音] tàn wéi guān zhǐ
[释义] 看到这里就够了;不必再看别的。指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极点。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拼音] bù zú wéi qí
[释义] 不足:不值得。不值得认为奇怪。多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新奇之处。也作“不足为怪”。
[出处] 宋 毕仲游《祭范德孺文》:“人乐其大而忘其私,不然则公不足为奇。”
[拼音] wèi hǔ zuò chāng
[释义]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出处] 孙中山《革命原起》:“有保皇党发生,为虎作伥,其反对革命,反对共和。”
[拼音] wèi rén zuò jià
[释义] 原指贫穷人家的女儿没钱置备嫁妆;却年年为别人缝制嫁衣。后比喻白白为别人操劳;自己一无所得。
[出处] 唐 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