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杨铨 》

鲁迅 [近代]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悼杨铨 》解析

六月二十一日

杨铨,字杏佛,民权保障同盟执行委员,1933年6月18日为国民党蓝衣社特务暗杀于上海,20日鲁迅曾往万国殡仪馆送殓。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

是日大雨,鲁迅送殓回去,成诗一首:(略)。这首诗才气纵横,富于新意,无异于龚自珍。”

--------------------------------------------

【注释】:

[1]写给景宋手迹题“酉年六月二十日作”。

[2]"花开花落两由之",这是句激愤的话。花开花落,用花草的枯荣喻人事的变化多端,两由之,都由之去吧,不去管它。以上两句意为: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哪里能摧毁我以往的战斗豪情;为了革命事业,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3]何期,哪里想得到。江南雨,鲁迅为杨铨送殓时,天正下雨。这里含有悲痛深切、泪如雨下的意思。

[4]斯民,此民,指人民。健儿,指杨铨。杨铨,字杏佛,江西临江县人,鲁迅友人,与鲁迅同为上海民权保障同盟执行委员。杨铨虽是国民党员,但他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统治,1933年6月18日晨,被国民党法西斯特务组织"蓝衣社"暗杀。以上两句意为:真没料到在这大雨滂沱的日子里,我却热泪纵横,悲痛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又丧失了一位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战士。

【今译】:

本来以为自己不会有像过去那样的豪情,

看见花也由它自开自落

哪里预料到又一次在江南泪下如雨

为民族失去勇健的男儿而哭泣

鲁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诗集
  • 自嘲 - 鲁迅 - [近代]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 无题  - 鲁迅 - [近代]

    洞庭木落楚天高,眉黛猩红涴战袍。泽畔有人吟不得,秋波渺渺失离骚。
  • 无题  - 鲁迅 - [近代]

    禹域多飞将,蜗庐剩逸民。夜邀潭底影,玄酒颂皇仁。
  • 无题  - 鲁迅 - [近代]

    一支清采妥湘灵,九畹贞风慰独醒。无奈终输萧艾密,却成迁客播芳馨。
  • 无题 - 鲁迅 - [近代]

    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
  • 无题 - 鲁迅 - [近代]

    大野多钩棘,长天列战云。几家春袅袅,万籁静喑喑。下土惟秦醉,中流辍越吟。风波一浩荡,花树已萧森。
  • 无题 - 鲁迅 - [近代]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
  • 题《呐喊》  - 鲁迅 - [近代]

    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
  • 自题小像 - 鲁迅 - [近代]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 题《彷徨》  - 鲁迅 - [近代]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