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hēn chóu dà hèn
[释义] 极深极大的仇恨。
[出处] 元 杨显之《酷寒亭》:“从今后深仇积恨都消解。”
[拼音] hèn zhī rù gǔ
[释义] 之:代词;指所恨对象。恨到骨头里去了。形容怀恨极深。
[出处] 晋 葛洪《自序》:“见侵者则恨之入骨,剧于血仇。”
[拼音] bào chóu xuě hèn
[释义] 雪;洗刷;除去;恨:怨恨。报冤仇;解怨恨。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58回:“滥官害民贼徒,把我全家诛戮,今日正好报仇雪恨!”
[拼音] qiè chǐ tòng hèn
[释义] 牙齿互相摩擦。形容愤恨到了极点。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彼此俱有切齿之恨。”
[拼音] kè gǔ chóu hèn
[释义] 永远记在心头的深仇大恨。
[出处] 古华《芙蓉镇》第一章:“三面红旗底下还允许她摆米豆腐摊子嘛,哪来的刻骨仇恨?”
[拼音] huái hèn zài xīn
[释义] 把怨恨藏在心里。形容对人记下仇恨,以伺机报复。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回:“知县听玉姐说了一会,叫:‘皮氏,想你见那男子弃旧迎新,你怀恨在心,药死亲夫,此情理或有之。’”
[拼音] bào hèn zhōng tiān
[释义] 抱恨:怀着遗憾;终天:终生。怀着极大的遗憾;一直到死。
[出处] 元 姚燧《中书左丞李公家庙碑》:“吾不得以时丧先公,既抱恨于终天,今复弃养太夫人,而身先朝露……吾目不瞑泉下矣。”
[拼音] xīn chóu jiù hèn
[释义] 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
[出处] 唐 韩偓《三月》:“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拼音] hèn rù gǔ suí
[释义] 从骨髓里仇恨某人某事。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秦本纪》:“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愿令此三人归,令我君得自快烹之。”
[拼音] xiāng jiàn hèn wǎn
[释义] 为见面相识太晚而遗憾。形容与新结交的朋友相处十分投合。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拼音] jiù chóu xīn hèn
[释义] 愁:愁苦;恨:遗憾。原有的愁苦;新增的遗憾。形容不愉快的事相继而来。
[出处] 南唐 冯延巳《采桑子》词:“旧愁新恨知多少,目断遥天,独立花前,更听笙歌满画船。”
[拼音] yí hèn qiān gǔ
[释义] 千古:指时间久远。遗留下的怨恨永远存在下去。
[出处] 清 徐瑶《太恨生传》:“且生与女相爱怜若此,而卒不相遇,真堪遗恨千古。”
[拼音] shēn wù tòng hèn
[释义] 深:很,十分;恶:厌恶。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出处] 巴金《谈》:“倘使我对剥削人、压迫人的制度并不深恶痛恨,那么我绝不会写《家》《春》《秋》那样的书。”
[拼音] huǐ hèn jiāo jiā
[释义] 形容非常懊悔。恨:遗憾;交加:一起出现。
[拼音] hèn xiāng zhī wǎn
[释义] 恨:懊悔;相知:互相了解,感情很深。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引为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欢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拼音] guó chóu jiā hèn
[释义] 国家被侵略之仇,家园被破坏之恨。
[出处] 陈荫荣《兴唐传·闹花灯》第九回:“孩子,想当初你姑爹……也是为了报国仇家恨呀!”
[拼音] xiāng zhī hèn wǎn
[释义] 相知:相互了解。认识太晚了。形容新交的朋友十分投合。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为引重,共游如父子然。相得欢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拼音] yǐn hèn tūn shēng
[释义] 饮恨:强忍怨恨;吞声:哭泣而不敢出声。形容忍恨含悲,不敢表露。
[出处] 南朝 梁 江淹《恨赋》:“莫不饮恨而吞声。”
[拼音] jiù hèn xīn chóu
[释义] 新的愁苦和以前未排解的苦闷
[出处] 宋 向滈《如梦令 道人书郡楼》词:“旧恨新愁无际,近水远山都是,西北有高楼,正好行藏独倚。”
[拼音] jiù hèn xīn chóu
[释义] 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
[出处] 南唐·冯延巳《采桑子·二》词:“旧愁新恨知多少,目断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