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hēng sī lì jié
[释义] 嘶:哑;竭:尽。嗓子喊哑;气力用尽。形容竭力呼喊。
[出处] 《晚清文学钞 轰天雷》:“北山大哭,哭得声哑力竭,倒是嫂嫂劝住了。”
[拼音] ná shǒu hǎo xì
[释义] 拿手:擅长。原指演员最擅长的剧目。后用来形容最擅长的本领。
[出处] 茅盾《子夜》十七:“制造空气是老赵的拿手好戏!他故意放出什么托拉斯的空气来,好叫人们起恐慌。”
[拼音] chū rén tóu dì
[释义] 原意是让这个人高出一头。后形容超过一般人或高人一等。
[出处] 宋 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拼音] jī máo suàn pí
[释义]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目前大敌当前,同心协力还怕迟误,谁还记着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拼音] nòng xū zuò jiǎ
[释义] 虚假;不实;制造假的现象以欺骗别人。
[出处] 廖鲁言《一九五九年农业战线的任务》:“在执行生产计划的全部过程中,也应该实事求是,力戒浮夸和弄虚作假。”
[拼音] fēng tiáo yǔ shùn
[释义] 调:调和;配合得均匀合适;顺:适合需要。形容风雨及时;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现比喻客观条件有利。
[出处] 《旧唐书 礼仪志一》引《六韬》:“既而克殷,风调雨顺。”
[拼音] dī shuǐ chuān shí
[释义] 滴水可把石头打穿。比喻虽然力量小;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把艰难的事情办成。也作“水滴石穿”。
[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 一钱斩吏》:“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拼音] míng cún shí wáng
[释义] 名义上还有;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惑主不然,计其入不计其出,出虽倍其入,不知其害,则是名得而实亡。”
[拼音] miàn mù quán fēi
[释义] 面目:样子;非:不是。样子跟从前完全不同。形容变化大得很。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陆判》:“濯之,盆水尽赤。举首则面目全非,又骇极。”
[拼音] jié yī suō shí
[释义] 节:节约;节省;缩:缩减。省吃俭用;非常节俭。
[出处] 宋 陆游《秋获歌》:“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
[拼音] sì tōng bā dá
[释义] 通、达:畅通无阻。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便利。
[出处] 《子华子 晏子问党》:“其涂之所出,四通而八达,游士之所凑也。”
[拼音] shù shǒu jiù qín
[释义] 束:捆;绑;就:接受。捆起手来让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
[出处] 《宋史 苻彦卿传》:“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
[拼音] jiān kǔ fèn dòu
[释义] 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竭尽全力去工作或斗争。
[出处]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二章:“没有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五十年间的艰苦奋斗,挽救新的亡国危险是不可能的。”
[拼音] dé bù cháng shī
[释义] 所得到的补偿不了所失去的。形容不上算。
[出处] 宋 陆游《序》:“得不偿失,荣不盖愧。”
[拼音] nán kē yī mèng
[释义] 南柯:朝南的树枝。指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出处] 宋 黄庭坚《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四首》:“香从灵坚陇上发,味自白石源中生。为公唤觉荆州梦,可待南柯一梦成。”
[拼音] jìn shuǐ lóu tái
[释义] 指靠近水边的楼台。比喻由于地处优越而获得优先的机会。一般作“近水楼台先得月”。
[出处] 宋 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拼音] tán hé róng yì
[释义] 哪里说得上容易呀!常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出处] 汉 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吴王曰:‘可以谈矣,寡人将竦意而览焉。’先生曰:‘於戏!可乎哉!可乎哉!谈何容易?’”
[拼音] tiān zhēn làn màn
[释义] 自然纯真;毫不造作。多指少年儿童纯真可爱。天真:心地单纯;不虚伪做作;烂漫:坦率自然。
[出处] 宋 龚开《高马小儿图》:“此儿此马俱可怜,马高三齿儿未冠,天真烂熳好容仪,楚楚衣装无不宜。”
[拼音] měi zhōng bù zú
[释义] 美:好;不足:不够;缺欠。总的方面虽然很好;但局部不够完善、理想的地方。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破镜重圆,离而复合,固是好事;但王夫人所遭不幸,失身为妾,又不曾根究奸人,报仇雪恨,尚为美中不足。”
[拼音] shēng sǐ yōu guān
[释义] 攸:所。关系到生和死。指生死存亡的关键。
[出处] 《龙虎风云记》:“这是千百名难友生死攸关的大事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