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
  • 不可胜数

    [拼音] bù kě shèng shǔ
    [释义] 胜:尽。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极多。也作“不可胜计”。
    [出处] 春秋 鲁 墨翟《墨子 非攻中》:“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 入木三分

    [拼音] rù mù sān fēn
    [释义] 本指书法笔力苍劲有力。后比喻见解透彻;议论深刻。
    [出处] 唐 张怀瓘《书断 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 老弱残兵

    [拼音] lǎo ruò cán bīng
    [释义] 军队中年老、体弱、伤残的士兵。指军队中丧失战斗力的部分。也比喻年老体弱、能力很差的人。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2回:“城中无粮,可发老弱残兵并妇人出降,彼必不为备,我即以兵继百姓之后出攻之。”
  • 不了了之

    [拼音] bù liǎo liǎo zhī
    [释义] 了:完结;了结;不了:不结束;不过问。用不了结的办法去了结它。指对没办完的或需解决的问题、事情不过问;拖延敷衍过去就算完事。
    [出处] 宋 叶少蕴《避暑录语》上卷:“唐人言冬烘是不了了之语,故有‘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是鲁公’之言,人以为是戏谈。”
  • 不落窠臼

    [拼音] bù luò kē jiù
    [释义] 窠臼:旧框框;老套子;现成格式。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也作“不落俗套”。
    [出处] 明 胡应麟《诗薮》:“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
  • 不毛之地

    [拼音] bù máo zhī dì
    [释义] 毛:地面上生长的谷物、草木。原指不种五谷的地方。后指最荒凉、贫瘠或没有被开垦的地方。也作“不发之地”。
    [出处] 《公羊传 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
  • 拉家带口

    [拼音] lā jiā dài kǒu
    [释义] 带着一家大小(多指受家属的拖累)。
    [出处] 苗培时《矿山烈火》:“老李,我真再也没法过下去了,拉家带口的,可比不了那些光棍们好混。”
  • 不偏不倚

    [拼音] bù piān bù yǐ
    [释义] 偏、倚:不正;歪。原指儒家的中庸之道。现指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 宋 朱熹《中庸集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 不平则鸣

    [拼音] bù píng zé míng
    [释义] 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事物不平静就会发出响声。指人遇到不公平的事;就会发出不满的呼声和反抗。
    [出处] 唐 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 里应外合

    [拼音] lǐ yìng wài hé
    [释义] 应:接应;合:配合。外面攻打与里面接应相结合。
    [出处] 元 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二折:“小官须索整点英雄将士,里应外合擒拿他,有何不可也。”
  • 和盘托出

    [拼音] hé pán tuō chū
    [释义] 和:连同。(端东西时)连盘子全部拿出来。后比喻毫不隐瞒;全部说出。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饭罢,田氏将庄子所著《南华真经》及老子《道德》五千言,和盘托出献与王孙。”
  • 独占鳌头

    [拼音] dú zhàn áo tóu
    [释义] 鳌:传说中的大海龟、海鳖。旧时皇宫的殿门前台阶中间刻有飞龙及巨鳌的浮雕;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榜眼等人。状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原指科举考试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
    [出处]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 气焰嚣张

    [拼音] qì yàn xiāo zhāng
    [释义] 嚣张:猖獗的样子。形容人威势逼人;猖狂放肆。
    [出处] 《手术台就是阵地》:“气焰嚣张的日寇刚到齐会镇,就挨了当头一棒,被我等消灭了五百多人。”
  • 如鸟兽散

    [拼音] rú niǎo shòu sàn
    [释义] 像一群飞鸟走兽一样逃散。形容溃败逃散。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李陵传》:“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 强人所难

    [拼音] qiǎng rén suǒ nán
    [释义] 强:勉强。勉强别人做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情。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百花仙子道:‘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岂肯颠倒阴阳,强人所难。’”
  • 两小无猜

    [拼音] liǎng xiǎo wú cāi
    [释义] 猜:猜疑;避嫌。形容男女在幼小时一起玩耍;天真无邪;不避嫌疑。
    [出处] 唐 李白《长干行》诗:“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 不失时机

    [拼音] bù shī shí jī
    [释义] 失:耽误,错过。时机:具有时间性的机会。不错过当前的机会。指办事要抓住适宜的时间和有利的机会。
    [出处] 周恩来《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这时离国共分裂还有两个月,如果……努力去做,还不失时机。”
  • 和睦相处

    [拼音] hé mù xiāng chǔ
    [释义] 睦:和好。邻国或邻居之间和平友好地相交往。
    [出处] 左丘明《左传 成公六年》:“上下和睦,周旋不逆。”
  • 不速之客

    [拼音] bù sù zhī kè
    [释义] 速:邀请。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出处] 《周易 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孔颖达疏:“速,召也。不须召唤之客有三人自来。”
  • 不痛不痒

    [拼音] bù tòng bù yǎng
    [释义] 比喻评论、批评等不能触及实质;没切中要害;不解决问题。
    [出处] 明 吴炳《情邮记 反噬》:“这事不痛不痒,却是一个大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