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ù liǎo liǎo zhī
[释义] 了:完结;了结;不了:不结束;不过问。用不了结的办法去了结它。指对没办完的或需解决的问题、事情不过问;拖延敷衍过去就算完事。
[出处] 宋 叶少蕴《避暑录语》上卷:“唐人言冬烘是不了了之语,故有‘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是鲁公’之言,人以为是戏谈。”
[拼音] hé fēng xì yǔ
[释义]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本指自然现象;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
[出处] 南朝 陈 张正见《陪衡阳游耆阇诗》:“清风吹麦垄,细雨濯梅林。”
[拼音] láng xīn gǒu fèi
[释义] 比喻心肠如狼和狗 一样凶恶、狠毒。也比喻忘恩负义。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那知这贼子恁般狼心狗肺,负义忘恩。”
[拼音] qióng xiāng pì rǎng
[释义] 指荒远偏僻的地方。
[出处] 宋 曾巩《叙盗》:“穷乡僻壤、大川长谷之间,自中家以上,日暮持钱,无告籴之所。”
[拼音] bù luò kē jiù
[释义] 窠臼:旧框框;老套子;现成格式。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也作“不落俗套”。
[出处] 明 胡应麟《诗薮》:“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
[拼音] bù máo zhī dì
[释义] 毛:地面上生长的谷物、草木。原指不种五谷的地方。后指最荒凉、贫瘠或没有被开垦的地方。也作“不发之地”。
[出处] 《公羊传 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
[拼音] qīng méi zhú mǎ
[释义] 青梅:青的梅子;竹马:指小孩将竹竿骑在裆下做马。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出处] 唐 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拼音] bù piān bù yǐ
[释义] 偏、倚:不正;歪。原指儒家的中庸之道。现指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 宋 朱熹《中庸集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拼音] bù píng zé míng
[释义] 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事物不平静就会发出响声。指人遇到不公平的事;就会发出不满的呼声和反抗。
[出处] 唐 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拼音] qì yàn xiāo zhāng
[释义] 嚣张:猖獗的样子。形容人威势逼人;猖狂放肆。
[出处] 《手术台就是阵地》:“气焰嚣张的日寇刚到齐会镇,就挨了当头一棒,被我等消灭了五百多人。”
[拼音] hào dà xǐ gōng
[释义] 好:爱好;喜欢;功:功绩;成就。原指封建帝王喜好扩大疆土;炫耀武功。后指做事冒进浮夸;图大贪功。
[出处] 《新唐书 太宗纪赞》:“至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图,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
[拼音] dú lì zì zhǔ
[释义] 自主:自己作主。不依赖别人的力量而生存;遇事自己作主;不受别人控制。
[出处] 茅盾《子夜》十六:“最初是买办,然后是独立自主的老板,然后又是买办。”
[拼音] kuài mǎ jiā biān
[释义]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比喻快上加快。
[出处] 明 徐姬《杀狗记 看书苦谏》:“何不快马加鞭,迳赶至苍山,救取伯伯。”
[拼音] kū kū tí tí
[释义] 不停的哭泣。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这如今才好些,又这样哭哭啼啼,岂不是自己糟蹋了自己身子。”
[拼音] háo yán zhuàng yǔ
[释义] 豪:豪迈;壮:雄壮。指言语豪迈雄壮。
[出处] 茅盾《老兵的希望》:“即使他的作品有革命乐观主义的豪言壮语,那么未必有大气磅礴,感人极深。”
[拼音] bù shī shí jī
[释义] 失:耽误,错过。时机:具有时间性的机会。不错过当前的机会。指办事要抓住适宜的时间和有利的机会。
[出处] 周恩来《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这时离国共分裂还有两个月,如果……努力去做,还不失时机。”
[拼音] liáng shī yì yǒu
[释义] 良:好;益:有益;有帮助。能给人教益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出处] 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20回:“虽然有那良师益友,苦口婆心的规劝,却总是耳边风,纵有时听得入耳,自己要想发愤为雄,都是一般虎头蛇尾。”
[拼音] hòu huàn wú qióng
[释义] 患:灾难、忧患;穷:尽。指今后的忧患是没有穷尽的。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武帝纪》:“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
[拼音] bù sù zhī kè
[释义] 速:邀请。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出处] 《周易 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孔颖达疏:“速,召也。不须召唤之客有三人自来。”
[拼音] bù tòng bù yǎng
[释义] 比喻评论、批评等不能触及实质;没切中要害;不解决问题。
[出处] 明 吴炳《情邮记 反噬》:“这事不痛不痒,却是一个大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