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iàn liàn bù shě
[释义] 恋恋:留恋;舍:放下、离开。形容很留恋;不舍得离开。也作“恋恋难舍”。
[出处] 宋 王明清《挥塵后录》第六卷:“促膝剧谈,恋恋不忍舍。”
[拼音] xiāng tí bìng lùn
[释义] 相提:相比;相对照;并:一起;并列;论:谈论;对待。把两个人或两件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拼音] bìng rù gāo huāng
[释义] 膏肓:我国古代医学名称;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膈膜之间叫“肓”。古代认为“膏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后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也作“病在膏肓”。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年》:“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拼音] wén zhì bīn bīn
[释义] 原义为人的文采和本质都很适宜。后形容言谈举止斯文闲雅。彬彬:配合谐调。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拼音] bō lán zhuàng kuò
[释义] 澜:大波浪;壮阔:又雄壮又宽广。指水的波涛浩渺广阔。比喻声势雄壮有力;规模宏大。
[出处] 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三卷:“其年诸短调,波澜壮阔,气象万千,是何神勇。”
[拼音] yī wǎng wú qián
[释义] 形容勇猛地、无畏地一直向前进(一往:一直向前进;无前:前面没有东西能阻挡)。
[出处] 明 孙传庭《官兵苦战斩获疏》:“曹变蛟遵臣指画,与北兵转战冲突,臣之步兵莫不一往无前。”
[拼音] cēn cī bù qí
[释义]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下》:“仲尼以来,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壹概诸圣。”
[拼音] xū qíng jiǎ yì
[释义] 虚假的情意。指虚伪做作;假装殷勤。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我也见出你那心来了,一味在我面上虚情假意,到老还疼你那正经夫妻。”
[拼音] bó rán dà nù
[释义] 勃然:因生气或惊慌等突然变脸色的样子。形容突然变脸;发起脾气来。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拼音] fēn tíng kàng lǐ
[释义] 庭:庭院;抗:对等;相当;抗礼:行平等的礼。古时宾客和主人相见;分别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以平等地位相待。后比喻对方以平等或对等的关系相处;不分上下。有时比喻互相对立或搞分裂、闹独立。
[出处] 庄周《庄子 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
[拼音] xíng shī zǒu ròu
[释义] 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行尸:会走动的尸体。
[出处] 晋 王嘉《拾遗记 后汉》:“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拼音] xún guī dǎo jǔ
[释义] 指遵守规矩;一点也不敢轻举妄动。也形容拘泥保守;不敢有任何变动。循:遵守;蹈:踩;矩:方尺。
[出处] 宋 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拼音] bó gǔ tōng jīn
[释义] 博:广博;知道得多;通:通晓。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出处] 《晋书 石崇传》:“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
[拼音] hòu lái jū shàng
[释义] 居;处在。后来的人坐在了上面的位子。指后起的胜过先前的;后辈胜过前辈。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拼音] xìn kǒu kāi hé
[释义]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
[拼音]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释义]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出处]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拼音] lín kě jué jǐng
[释义] 临:到;掘:挖。口渴了才去挖井。比喻事先不做好准备;事到临头才动手想办法。
[出处] 明 朱伯庐《游家格言》:“宣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拼音]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释义] 形容声势浩大。汹涌:波涛猛烈地向上涌;澎湃:大浪互相碰撞。
[出处] 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沸乎暴怒,汹涌澎湃。”
[拼音] yǎn yǎn yī xī
[释义] 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引申为事物即将消亡或毁灭。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7回:“惠王亲往问疾,见痤病势已重,奄奄一息。”
[拼音] fēn bēng lí xī
[释义] 崩:倒塌崩裂;析:散开;解体。分裂崩溃;离散解体。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