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
  • 乱七八糟

    [拼音] luàn qī bā zāo
    [释义] 形容乱糟糟的样子;毫无条理或秩序。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家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像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了。”
  • 雷厉风行

    [拼音] léi lì fēng xíng
    [释义] 厉:猛烈;行:奔跑;引申为迅速。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对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也用来形容工作极度紧张;办事果断;行动迅速。
    [出处] 宋 曾巩《亳州谢到任表》:“运独断之明,则天清水止;昭不杀之戒,则雷厉风行。”
  • 两全其美

    [拼音] liǎng quán qí měi
    [释义] 全:顾全;在全;美:美好;美满。做一件事圆满地照顾到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
    [出处] 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司徒,你若肯与了我呵,堪可两全其美也。”
  • 寥寥无几

    [拼音] liáo liáo wú jǐ
    [释义] 寥:稀少;很少;无几:没有几个。形容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出处] 明 胡应麟《诗薮 内篇》:“建安以后,五言日盛,晋宋齐间,七言歌行寥寥无几。”
  • 量才录用

    [拼音] liàng cái lù yòng
    [释义] 量:估量;衡量;录用:收录任用。根据不同的才能相应地安排适当的工作。
    [出处] 宋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凡所擘划利害,不问何人,小则随事酬劳,大则量才录用。”
  • 理直气壮

    [拼音] lǐ zhí qì zhuàng
    [释义]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便提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 旷日持久

    [拼音] kuàng rì chí jiǔ
    [释义] 旷:荒废;耽搁;持:持续;拖延。耽搁时日;长期拖延。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四》:“今得强赵之兵,以杜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余子之力,尽于沟垒。”
  • 夸夸其谈

    [拼音] kuā kuā qí tán
    [释义] 夸夸:说大话。言辞浮夸;大谈特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时浮夸;不切实际而又滔滔不绝。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夸夸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坐下。”
  • 空中楼阁

    [拼音] kōng zhōng lóu gé
    [释义] 建造在半空中的楼阁。个别时候比喻崇高的人格;旷达的胸襟。一般比喻虚构的事物。现多用来比喻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及空想。
    [出处] 唐 宋之问《游法华寺》诗:“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
  • 开门见山

    [拼音] kāi mén jiàn shān
    [释义] 打开门就看见山。喻指说话作文;一开始就入正题;不绕弯子。
    [出处] 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评》:“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 哭笑不得

    [拼音] kū xiào bù dé
    [释义] 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处境尴尬。
    [出处] 元 高安道《皮匠说谎》:“好一场,恶一场,哭不得,笑不得。”
  • 苦口婆心

    [拼音] kǔ kǒu pó xīn
    [释义]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泉州道匡禅师》:“问:‘学人根思迟回,乞师曲运慈悲,开一线道。’师曰:‘遮个是老婆心。’”
  • 苦尽甘来

    [拼音] kǔ jìn gān lái
    [释义] 尽:终结;甘:甜;美好。比喻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美好的时光已经到来。
    [出处]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受彻了牢狱灾,今日个苦尽甘来。”
  • 康庄大道

    [拼音] kāng zhuāng dà dào
    [释义] 康庄:宽阔、通达的大路。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道路。常用以比喻光明的前途。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
  • 口蜜腹剑

    [拼音] kǒu mì fù jiàn
    [释义] 嘴里说得动听;心里却盘算着坏主意。形容嘴甜心狠;阴险毒辣。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 宽宏大量

    [拼音] kuān hóng dà liàng
    [释义] 宽宏:度量大。形容心胸开阔;度量大;能容人、容事。也作“宽洪大量”。
    [出处] 元 无名氏《鱼樵记》第三折:“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元来那相公宽宏大量。”
  • 脍炙人口

    [拼音] kuài zhì rén kǒu
    [释义] 脍:细切的肉;炙:烤熟的肉。肉菜味道鲜美;使人爱吃。
    [出处]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卷十 海叙不遇》:“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
  • 口若悬河

    [拼音] kǒu ruò xuán hé
    [释义] 若:像;悬河:瀑布;激流奔泻。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辩。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 开宗明义

    [拼音] kāi zōng míng yì
    [释义] 开:阐述;宗:主旨;明:说明;义:意思。本为《孝经》第一章篇名;它说明全书的主旨;后用来表示说话写文章一开头就说明主要意思。
    [出处] 《孝经 开宗明义章》宋 邢昺题解:“开,张也;宗,本也;明,显也;义,理也。言此章开张一经之宗本,显明五孝之义理,故曰开宗明义章也。”
  • 刻骨铭心

    [拼音] kè gǔ míng xīn
    [释义] 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出处]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