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hǎng xīn yuè mù
[释义] 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出处] 《宋史 范镇传》:“凡可以荡心悦目,不宜有加于旧。”
[拼音] yǎ sú gòng shǎng
[释义]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出处] 明 孙仁儒《东郭记 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
[拼音] gū fāng zì shǎng
[释义] 孤:单独;唯独;孤芳:单独的一支香花。把自己看作是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
[出处] 宋 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词:“应念岭表经年,孤芳自赏,肝胆皆冰雪。”
[拼音] shǎng fá fēn míng
[释义]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界限清楚;毫不含糊。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张敞传》:“敞为人敏疾,赏罚分明,见恶辄取,时时越法纵舍,有足大者。”
[拼音] lùn gōng xíng shǎng
[释义] 论:按照;行:施行。按照功劳的大小给以不同奖赏。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顾谭传》:“时论功行赏,以为驻敌之功大,退敌之功小。”
[拼音] shǎng fá yán míng
[释义] 同“赏罚分明”。
[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实贡》:“赏罚严明,治之材也。”
[拼音] shǎng fá bù míng
[释义] 赏罚不清楚不明白。该奖赏的不奖赏,该惩罚的不惩罚。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赏罚》:“夫将专恃生杀之威,必生可杀,必杀可生,忿怒不详,赏罚不明,教令不常,以私为公,此国之五危也。”
[拼音] zì wǒ xīn shǎng
[释义] 指自己欣赏自己
[出处] 王朔《无人喝彩》:“韩丽婷端着两盘拌好的凉菜出来,放在餐桌上,自我欣赏着:‘色香还是挺勾人食欲的吧?”
[拼音] shǎng shàn fá è
[释义] 谓赏赐善人善事,惩罚恶人恶事。
[出处] 汉·贡禹《赎罪》:“赏善罚恶,不阿亲戚。”
[拼音] shǎng fá bù dāng
[释义] 当:相称。奖赏与惩罚同功过不相当
[出处] 汉·贾谊《新书·过秦中》:“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
[拼音] kào shǎng sān jūn
[释义] 犒:以财物或食物慰劳、鼓励。三军:春秋时称中军、左军、右宫为三军;后统称军队。现指陆、海、空三军。指奖赏、慰劳军队将士。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9回:“再命户部颁发粮草彩缎,工部发出御酒三百坛,着礼部加封,差出内臣田思忠,解往潭州岳爷军前,犒赏三军。”
[拼音] jì gōng shòu shǎng
[释义] 同“计功行赏”。受,授。
[出处] 《淮南子·人间训》:“是故忠臣事君也,计功而受赏,不为苟得;积力而受官,不贪爵禄。其所能者,受之勿辞也。”《后汉书·南匈奴传》:“其南部斩首获生,计功受赏如常科。”
[拼音] gōng gāo bù shǎng
[释义] 功:功勋,功业。赏:赏赐。功劳极大,无法赏赐。形容功劳之大。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拼音] shǎng fá xìn míng
[释义] 同“赏罚分明”。
[出处] 《汉书·王嘉传》:“孝宣皇帝赏罚信明,施与有节,记人之功,忽于小过,以致治平。”
[拼音] gōng tóng shǎng yì
[释义] 功:功劳;赏:赏赐。指功劳相同而赏赐却不同
[出处] 汉·荀悦《汉纪·元帝纪》:“臣闻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均刑别则百姓惑。”
[拼音] yuè mù shǎng xīn
[释义] 看了美好景物而心情舒畅。
[出处] 叶圣陶《倪焕之》十七:“农场里的木芙蓉开了,共引为悦目赏心的乐事。”
[拼音] yǒu mù gòng shǎng
[释义] 赏:称赞。谁看见了都称赞。
[出处] 清 陈裴之《湘烟小录 瑞兰雪涕拜题》:“云公子人品学问,有目共赏。”
[拼音] shǎng xìn fá míng
[释义] 同“赏罚分明”。
[出处] 《新唐书·李光弼传赞》:“遭禄山变,拔任兵柄,其策敌制胜不世出,赏信罚明,士卒争奋,毅然有古良将风。”
[拼音] shǎng cì wú dù
[释义] 度:制度,法度。赏赐没有法度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五行志》:“时贤以私爱居大位,赏赐无度,骄嫚不敬,大失臣道,见戒不改。”
[拼音] qǐng gōng shòu shǎng
[释义] 请求评定功绩给予奖励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3回:“请这一杯酒,明日与令堂拜寿之后,就有陈达、牛金与兄长请功受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