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
[释义]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怜:怜惜。
[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拼音] gù yǐng zì lián
[释义] 看着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原形容孤独失意;现有自我欣赏的意思。
[出处] 晋 陆机《赴洛道中作》诗:“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拼音] yáo wěi qǐ lián
[释义] 乞:乞求;怜:怜悯;爱怜。原指狗摇着尾巴讨主人的欢喜。后形容卑躬屈膝地向别人谄媚讨好;希望得到一点儿好处。
[出处] 唐 韩愈《应科目与时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拼音] chǔ chǔ kě lián
[释义] 楚楚:指幼树纤弱的样子;可怜:可爱。①本指幼松叶柔弱鲜嫩;惹人喜爱。②形容女子姿态娇柔妩媚。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用耳。”
[拼音] xī yù lián xiāng
[释义] 比喻对女子体贴爱护。
[出处] 元 张可久《普天乐 收心》曲:“关心三月春,开口千金笑,惜玉怜香何时了。”
[拼音] kě lián bā bā
[释义] 非常令人可怜的样子
[出处]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要再借,剩下这可怜巴巴的五亩地,也得戴上笼头啦!”
[拼音] xī lǎo lián pín
[释义] 惜:爱惜;怜:哀怜;同情。爱护老年人;怜悯穷苦人。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9回:“我们太太最是惜老怜贫的,比不得那个狂三诈四的那些人。”
[拼音] lián xiāng xī yù
[释义] 怜、惜:爱护;爱怜;香、玉:比喻美女。比喻男子对美女的温存、怜爱。
[出处] 元 贾仲名《金安寿》:“两下春心应自懂,怜香惜玉,颠鸾倒凤,人在锦胡同。”
[拼音] lián xīn qì jiù
[释义] 怜:爱怜;弃:舍,抛。爱怜新的,抛掉旧的。多指喜爱新欢,冷落旧宠。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回:“妇人道:‘你还哄我?你若不是怜新弃旧,再不外边另有别人。”
[拼音] qǐ āi gào lián
[释义] 哀:怜悯;告:请求。乞求别人的怜悯和帮助。
[出处]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荒时暴月,向亲友乞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集,如牛负重。”
[拼音] xù lǎo lián pín
[释义] 周济老人,怜惜穷人。
[出处] 元·刘时中《端正好·上高监司》:“恤老怜贫,视民如子,起死回生。”
[拼音] lián pín jìng lǎo
[释义] 老:年老的人;怜:怜恤。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出处] 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则为你恤孤念寡,敬老怜贫,因此感动天地也。”
[拼音] lián pín xī lǎo
[释义] 同情爱护贫穷的、年老的人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2回:“难得老太太和姑奶奶并那些小姐们,连这样怜贫惜老照看我。”
[拼音] lián pín xù lǎo
[释义] 同情和体恤贫穷年老的人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的了。”
[拼音] jìng lǎo lián pín
[释义] 老:年老的人;怜:怜恤。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出处] 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则为你恤孤念寡,敬老怜贫,因此感动天地也。”
[拼音] gào āi qǐ lián
[释义] 告:请求;乞:求,讨。向别人乞求怜悯、帮助
[出处]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1章:“杜又派人分头疏通,告哀乞怜地请求他们勿再辞勋。”
[拼音] qǐ lián yáo wěi
[释义] 怜:怜悯;乞:乞求。狗摇着尾巴向主人乞求爱怜。比喻装出一副可怜相向人讨好
[出处] 明·王錂《春芜记·构衅》:“你无知小辈,胡言乱语,休在人前乞怜摇尾!”
[拼音] jì kǔ lián pín
[释义] 救济爱惜穷苦的人。
[出处] 元·侯善渊《沁园春》词:“善惠谦柔,济苦怜贫,随方就圆。”
[拼音] wǒ jiàn yóu lián
[释义] 犹:尚且;怜:爱。我见了她尚且觉得可爱。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出处] 南朝 宋 虞通之《妒记》:“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
[拼音] ài cái lián ruò
[释义] 怜:同情。爱护人才,同情弱者
[出处] 鲁迅《病后杂谈》:“永乐皇帝决不像一位爱才怜弱的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