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诗集》

中共收录了260首诗词:
  • 宿天台桐柏观① - 孟浩然 - [唐]

    海行信风帆,夕宿逗云岛。缅寻沧洲趣,近爱赤城好。②扪萝亦践苔,辍棹恣探讨。息阴憩桐柏,采秀弄芝草。鹤唳清露垂,鸡鸣信潮早。愿言解缨络,从此去烦恼。③高步陵四明,玄踪得二老。④纷吾远游意,乐彼长生道。日夕望三山,云涛空浩浩。⑤
  • 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① - 孟浩然 - [唐]

    谓余独迷方,逢子亦在野。结交指松柏,问法寻兰若。小溪劣容舟,怪石屡惊马。②所居最幽绝,所住皆静者。密筱夹路傍,清泉流舍下。③上人亦何闻,尘念俱已舍。四禅合真如,一切是虚假。④愿承甘露润,喜得惠风洒。依止此山门,谁能效丘也。⑤
  • 万山潭 - 孟浩然 - [唐]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益闲。①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②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 岁暮海上作 - 孟浩然 - [唐]

    仲尼既已没,余亦浮于海。①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②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③为问乘槎人,沧洲复何在。④
  • 初春汉中漾舟 - 孟浩然 - [唐]

    漾舟逗何处,神女汉皋曲。①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②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③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④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⑤
  •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① - 孟浩然 - [唐]

    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 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 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两心相喜得,毕景共谈笑。 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 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 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
  • 晚春卧疾寄张八子容① - 孟浩然 - [唐]

    南陌春将晚,北窗犹卧病。林园久不游,草木一何盛。狭迳花障迷,闲庭竹扫净。翠羽戏兰苕,赪鳞动荷柄。念我平生好,江乡远从政。云山阻梦思,衾枕劳歌咏。歌咏复何为,同心恨别离。世途皆自媚,流俗寡相知。贾谊才空逸,安仁鬓欲丝。遥情每东注,奔晷复西驰。常恐填沟壑,无由振羽仪。穷通若有命,欲向论中推。
  • 入峡寄弟 - 孟浩然 - [唐]

    吾昔与尔辈,读书常闭门。未尝冒湍险,岂顾垂堂言。自此历江湖,辛勤难具论。往来行旅弊,开凿禹功存。壁立千峰峻,潈流万壑奔。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浦上摇归恋,舟中失梦魂。泪沾明月峡,心断鶺鴒原。离阔星难聚,秋深露已繁。因君下南楚,书此示乡园。
  • 秦中寄远上人 - 孟浩然 - [唐]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 孟浩然 - [唐]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 送朱大入秦 - 孟浩然 - [唐]

    游人武陵去,宝剑直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 舟中晓望 - 孟浩然 - [唐]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去,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 书怀贻京邑同好① - 孟浩然 - [唐]

    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 诗礼袭遗训,趋庭沾末躬。 昼夜常自强,词翰颇亦工。 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 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 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 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 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当途诉知己,投刺匪求蒙。 秦楚邈离异,翻飞何日同。
  •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 孟浩然 - [唐]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 送杜十四之江南 - 孟浩然 - [唐]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淼茫 同:渺)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 渡浙江问舟中人 - 孟浩然 - [唐]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 寻香山湛上人① - 孟浩然 - [唐]

    朝游访名山,山远在空翠。②氛氲亘百里,日入行始至。谷口闻钟声,林端识香气。③杖策寻故人,解鞍暂停骑。石门殊豁险,篁迳转森邃。④法侣欣相逢,清谈晓不寐。平生慕真隐,累日探灵异。⑤野老朝入田,山僧暮归寺。⑥松泉多逸响,苔壁饶古意。⑦愿言投此山,身世两相弃。
  • 早寒江上有怀 - 孟浩然 - [唐]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 越中逢天台太一子① - 孟浩然 - [唐]

    仙穴逢羽人,停舻向前拜。②问余涉风水,何处远行迈?③登陆寻天台,顺流下吴会。兹山夙所尚,安得闻灵怪。④上逼青天高,俯临沧海大。⑤鸡鸣见日出,每与仙人会。⑥来去赤城中,逍遥白云外。莓苔异人间,瀑布当空界。⑦福庭长不死,华顶旧称最。⑧永愿从之游,何当济所届。⑨
  • 夜归鹿门歌 - 孟浩然 - [唐]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 孟浩然
  •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孟浩然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