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红莎绿蒻春风饼》

党怀英 [元]
红莎绿蒻春风饼,趁梅驿,来云岭,紫桂岩空琼窦冷。佳人却恨,等闲分破,缥缈双鸾影。一瓯月露心魂醒,更送清歌助清兴。痛饮休辞今夕永。与君洗尽,满襟烦暑,别作高寒境。
《青玉案·红莎绿蒻春风饼》解析

党怀英(1134-1211),字世杰,号竹溪。金世宗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有〈竹溪词〉。此为咏茶词,作者运用双关笔法,将品茶与赏月巧妙融合,以发联想。上阕将茶饼与镜之圆缺黏结,写出人间之离别。下阕则将品茶奇效与月之高寒联系,烘托出文士境界。此词为咏物词中的精品。

-----------------------

词中,咏人,咏事的较多,而咏物也多以杨柳荷等娇美之物入词。而此词则为咏某词,以茶制饼运品尝为线索 ,借其形状、效用,在赏月过程展开联想,构思巧妙,顿生新意。

片“红莎绿蒻”三句 ,写茶饼的包装转运。“红莎”指红莎纸包茶 ,“ 绿 ”指用香蒲包裹。一红一绿,香气诱人,使人馋涎欲滴 。“趁梅驿,来云岭”,写转运之艰难,跨越千山万岭,风餐露宿,使人知茶来之不易。“紫桂”后四句。“紫桂”用琼窦岩穴,群仙居食于紫林的神话 。“等闲分破”含有当时的一段茶故 ,北宋年间茶罕饼珍 ,寻常难求,偶而皇家赏赐,也只能中书、枢密院各赐一饼,四人分之(据欧阳修《归田录》)。作者由破饼分之又联想破镜重圆故事,使“分破”的茶饼,又象征那期望团圆者茗佳人心中的明镜 。珍贵的茶饼,难圆的明镜,层层重叠,融为一体。

下片写品茶和感想。“一瓯”两句,写品茶之效,品后增神益志,心魂清醒,清歌伴唱更显悠然自得之兴。“痛饮休辞今夕永。”在这夜静月明,花枝绽露的夜晚还是让我们开怀畅饮吧,不要让今宵空度。最后三句写品茶后的感受。饮茶之趣,不止在避暑,更在于可令人超凡脱俗,直至“高寒”之境。苏轼有“只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词句,以此来说明饮茶所带来的乐趣。花前赏月,月下品茶,如此完美地统一起来,令人感叹茶的妙处。

本词在选词时十分注意。红莎绿蒻相映生辉,一趁一来顿显深意,月露清歌更显艺境。运笔自如,毫无拈来掂去之感 ,而词到意达。故况周颐评曰:“以松秀之笔,达清劲之气,倚声家精诣也 。”另外词人善于使用双关联想,使赏月品茶交汇融一。茶饼分赐与镜之圆缺相联,顿感佳人之离怨。饮茶之功效与月之高寒相系,牵出文人诗兴词情。想象力丰富,下笔有力,不愧为咏物词中的佳作。

党怀英诗集
  • 青玉案·红纱绿春风饼 - 党怀英 - [元]

    红纱绿春风饼。趁梅驿、来云岭。紫桂岩空琼窦冷。佳人却恨,等闲分破,缥缈双鸾影。一瓯月露心魂醒。更送清歌助清兴。痛饮休辞今夕永。与君洗尽,满襟烦暑,别作高寒境。
  • 鹧鸪天·云步凌波小凤钩 - 党怀英 - [元]

    云步凌波小凤钩。年年星汉踏清秋。只缘巧极稀相见,底用人间乞巧楼。天外事,两悠悠。不应也作可怜愁。开帘放入窥窗月,且尽新凉睡美休。
  • 月上海棠 用前人韵 以上五首见中州乐府 - 党怀英 - [元]

    傲霜枝袅团珠蕾。冷香霏、烟雨晚秋意。萧散绕东篱,尚仿佛、见山清气。西风外,梦到斜川栗里。断霞鱼尾明秋水。带三两、飞鸿点烟际。疏林飒秋声,似知人、倦游无味。家何处,落日西山紫翠。
  • 感皇恩·一叶下梧桐 - 党怀英 - [元]

    一叶下梧桐,新凉风露。喜鹊桥成渺云步。旧家机杼,巧织紫绡如雾。新愁还织就,无重数。天上何年,人间朝暮。回首星津又空渡。盈盈别泪,散作半空疏雨。离魂都付与,秋将去。
  • 感皇恩 赋叠罗花 - 党怀英 - [元]

    碧玉捻柔条,蓝袍裁叶。明艳黄深软金叠,道装仙子,谪堕蕊珠仙阙。为春闲管领,花时节。汉额妆?,楚腰舞怯。襞积裙馀旧宫褶。东君著意,留伴小庭风月。任教??唤,群芳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