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寄陆放翁》

刘过 [宋]
谪仙狂客何如,看来毕竟归田好。玉堂无比,三山海上,虚无缥缈。读罢《离骚》,酒香犹在,觉人间小。任工菜花葵麦,刘郎去后,桃开处、春多少。


一夜雪迷兰棹。傍寒溪、欲寻安道。而今纵有,新诗冰柱,有知音否。想见鸾飞,如椽健笔,檄书亲草。算平生、白传风流,未可向、香山老。
《水龙吟 寄陆放翁》解析

刘过是陆游的晚辈,他比陆游小近三十岁,但是“整顿乾坤” 、“誓斩楼兰”的英雄气质和“身在江湖,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将他们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首词是陆游归隐山阴后刘过寄给他的一首赠答词 ,词中细致地铺叙了陆游归隐生活逍遥闲适,表达了作者对陆翁的殷殷思慕之情,同时又希望他能够重新出山,为国家建立一番功勋事业。这首词笔势纵横跌宕,语言深沉明快,构思新奇,寓意深微,确如刘熙载《艺概》所说 :“刘改之词,狂逸之中自饶俊致。”

作者成功地运用艺术的辩证法,把“归田好”与“未可向 、香山老”,即把归隐与入世两种看似矛盾的生活理想融为一体,表达作者放翁归隐山阴似肯定而又未肯定的复杂感情,是本词的突出特点之一。放翁喜纵论天下大事,且不拘礼法,故被论者讥为“燕饮颓放”而罢职。作者或许有感于此而赋词“寄陆放翁”的。词从归田之乐写起。首句以李白与贺知章作比,称赞放翁的诗才,但现已罢职退居山阴,故次句接着写他“归田”,着一“好”字 ,便写出归田之乐了。这是总写 。“玉堂”以下至上片结束,从快乐程度 、生活情趣与处世态度三个方面,分写归田之乐。

“玉堂”三句,写归田的快乐程度,高过天上人间一切乐事。玉堂(翰林院的别称,此处泛指高级文学侍从供职之所),就官府而言 ,“玉堂无此”,说明“居官之乐”根本无法和归田之乐同日而语;三山,就仙境而言,仙山虚无缥缈,微茫难求,又说明神仙之乐也不如归田之乐现实、可求 。“读罢《离骚》”三句,具体描述归田生活。“读罢《离骚》” ,写闲居读书;“酒香犹在”,写长夜痛饮。《世说新语·任诞篇》王恭言 :“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放翁把个人荣辱得失置之度外,自然“觉人间小 ”,而自乐其乐了。接下去运用刘禹锡诗意,以“菜花葵麦”四句,从处世态度写放翁的归田之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与序说,从他贬官连州到这次还朝,玄都观发生了很大变化:百亩庭中半是青苔,当年盛极一时的桃花已荡然无存,只剩下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之中了。刘禹锡用桃花比喻新贵,比喻弄权的小人,而又以玄都观的变化暗示了朝廷的人事变动。作者反其意而用之,说明放翁自归隐以后,既已不以朝廷小人得势为怀 ,就任“菜花葵麦”之地又新开多少桃花、增添多少所谓“春色”去吧。后来鲁迅先生写过“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自嘲》),与此差可相似。这几句词,既是看破世事的解脱语,又是对朝政无可奈何的反讽和嘲弄。它既深刻揭示了放翁内心世界的矛盾,又巧妙地引出了下片作者劝放翁入世的记叙。所以,歇拍处的这四句起到了暗示 、提顿、过渡、转折等多重作用,是大手法大笔力,不可等闲视之。过片以后,写对放翁的思慕和希望他重新出山的劝勉 。《世说新语·任诞篇》说:“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 ,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一夜”三句,以戴安道喻放翁,以王子猷自比,既表现了作者对放翁的思慕,欲至山阴拜访;又暗示他也拟“招隐” ,约请放翁出山之意。

“而今”三句,又运用韩愈奖掖后进刘叉的典故(见《旧唐书·韩愈传》),说明自己虽具诗才将略,但知音难觅,伯乐难求,只有同样才气超然的放翁才对自己青眼有加,乱目相看,将自己比作虽有将才而郁郁不得志的李广,并说:“李广不生楚汉间 ,封侯万户何其难”(《赠刘改之秀才》),可以说是知己。放翁以刘过不能封万户侯为可惜,惺惺惜惺惺,才人怜英雄,刘过自然也希望放翁能再度出山,立功异域,名垂青史。故“想见”以下五句盛赞放翁既有文才,又有武略,当亲草檄书,报国杀敌,万万不可在归田之中了此一生。可以说,不能忘情世事,积极入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刘过与放翁最可爱、最可敬的地方。

在整首词中作者使用层层深入的写法,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展现了放翁的生活与内心世界,反映了他看似狂放而实俊逸的思想品格,从内容方面形成了本词“狂逸之中自饶俊致”的艺术风格。

“狂逸之中自饶俊致”的艺术风格,不仅表现在作品的内容上 ,还在作品的构思与结构上表现出来。从作品的艺术构思与结构来说,这首词不是采用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这种词人惯用的方式,而是大胆地打破习惯体式的束缚,用全词来叙事,并把抒情寓于叙事之中。而在叙事时,它不完全根据形式安排内容,而是根据内容的需要结构作品 。因此 ,从词的开头到“有知音否”一十八句,主要是从各个方面铺叙放翁的隐居生活以及他们之间的友谊,意脉贯通,气势如虹,一气呵成;然后出人意外地把笔锋一转,希望放翁在国难当头之际能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而不要象白居易一样在归隐中终此一生。这样写,似乎前后矛盾,其实是矛盾的统一体,是以弃官归田之乐反衬弃隐从戎之需,而且前边把“归田之乐”渲染得越充分,也就把后边弃隐从戎、杀敌报国的思想衬托得越光辉,越能表现作者以及放翁矢志报国、至死不渝的爱国品质。在这里 ,作者以前边的十八句反衬后边的六句,以后边的六句压倒前边的十八句,非有“如椽健笔”,确实难以做到。这又显示了作者笔力之雄健,构思之新奇,词风之俊逸。

“ 狂逸之中自饶俊致”,还表现在语言的运用方面。这首词用典较多。张炎《词源》说 :“词中用事最难 ,要紧首题,融化不涩。”这首词或明或暗地用了李白、贺知章、王恭、王徽之、柳宗元、刘叉、刘禹锡和白居易等八九个人的典故。但它所运用的典故,不仅大都切合人物的身份——诗人,人物的活动地点——山阴,而且用得妥贴,自然天成,毫无斧凿痕迹和晦涩的毛病。这是因为他把典故融化在词境中,使之成为词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如“狂客”二字,用的就是贺知章的典故。贺知章号四明狂客,年老辞归山阴,放翁亦隐山阴,故刘过以贺知章拟放翁,这样用典就很妥当。用王子猷夜访戴安道的典故比拟自己欲访放翁 ,也贴切之极。再如“读罢《离骚》,酒香犹在”二句,就是从《世说新语》和柳宗元的诗句化出。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它反复倾诉了屈原对祖国命运的关怀,表达了他要求革新政治、与腐朽贵族集团斗争的坚强意志和准备以身殉国的壮烈情怀。由于它影响巨大,六朝人便把“痛饮酒,熟读《离骚》”看作名士的标志。柳宗元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贬官永州 ,也以“投迹山水地,放情读《离骚》”(《游南亭夜还叙志》)。刘过使用上述典故写放翁归隐,就不是单纯地叙述他的读书饮酒的生活,还表现了他饮慕屈原的峻洁人品,如六朝高士的洁身自好,以及对政治失意的愤慨,这就大大增加了词的容量,扩大了词的内涵,提高了词的表现力。

刘过简介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明毛晋汲古阁《龙洲道人诗集
刘过诗集
  • 沁园春·玉带猩袍 - 刘过 - [宋]

    玉带猩袍,遥望翠华,马去似龙。拥貂蝉争出,千官鳞集,貔貅不断,万骑云从。细柳营开,团花袍窄,人指汾阳郭令公。山西将,算韬钤有种,五世元戎。 旌旗蔽满寒空。鱼阵整、从容虎帐中。想刀明似雪,纵横脱鞘,箭飞如雨,霹雳鸣弓。威撼边城,气吞胡虏,惨淡尘沙吹北风。中兴事,看君王神武,驾驭英雄。
  • 沁园春·缓辔徐驱 - 刘过 - [宋]

    缓辔徐驱,儿童聚欢,神仙画图。正芹塘雨过,泥融路软,金莲自策,小小蓝舆。傍柳题诗,穿花劝酒,嗅蕊攀条得自如。经行处,有苍松夹道,不用传呼。清泉怪石盘纡。信风景江淮各异殊。记东坡赋就,沙笼素壁,西山句好,帘卷晴珠。白玉堂深,黄金印大,无此文君载後车。挥毫罢,看淋漓雪壁,真草行书。
  • 沁园春·古岂无人 - 刘过 - [宋]

    古岂无人,可以似吾,稼轩者谁。拥七州都督,虽然陶侃,机明神鉴,未必能诗。常衮何如,羊公聊尔,千骑东方侯会稽。中原事,纵匈奴未灭,毕竟男儿。 平生出处天知。算整顿干坤终有时。问湖南宾客,侵寻老矣,江西户口,流落何之。尽日楼台,四边屏幛,目断江山魂欲飞。长安道,奈世无刘表,王粲畴依。
  • 沁园春·问讯竹湖 - 刘过 - [宋]

    问讯竹湖,竹如之何,如何未归。道吴山越水,无非佳处,来无定止,去亦何之。莫是秋来,未能忘耳,心与孤云相伴飞。愁无奈,但北窗寄傲,南涧题诗。人生万事成痴。算世上久无公是非。恨云台突兀,无君子者,雪堂寥落,有美人兮。疏雨梧桐,微云河汉,钟鼎山林无限悲。阳山县,是昌黎误汝,汝误昌黎。
  • 沁园春·玉带金鱼 - 刘过 - [宋]

    玉带金鱼,绿鬓朱颜,神仙画图。把擎天柱石,空留绿野,济川舟楫,闲舣西湖。天欲安刘,公归重赵,许大元勋谁得如。平章处,看人如伊吕,世似唐虞。不须别样规模。但收揽人才多用儒。况自昔军中,胆能寒虏,而今胸次,气欲吞胡。紫府真人,黑头元宰,收敛神功寂似无。归来好,正芝香枣熟,鹤瘦松臞。
  • 沁园春·柳思花情 - 刘过 - [宋]

    柳思花情,湖山应怪,先生又来。想旧时谈舌,依然解使,六丁奔走,驱斥风雷。翠袖传觞,金貂换酒,痛饮何妨三百杯。人间世,算谪仙去后,谁是天才。 碧窗画鼓船斋。胸次与乾坤一样开。试云间招手,下呼余子,逡巡去矣,但觉尘埃。若是花时,无风无雨,一日须来一百回。教人道。看玉山自倒,不用相推。
  • 沁园春·画鷁凌空 - 刘过 - [宋]

    画鷁凌空,红旗翻雪,灵鼍震雷。叹沈湘去国,怀沙吊古,江山凝恨,父老兴哀。正直难留,灵修已化,三户真能存楚哉。空江上,但烟波渺渺,岁月洄洄。持杯。西眺徘徊。些千载忠魂来不来。谩争标夺胜,鱼龙喷薄,呼声贾勇,地裂山摧。香黍缠丝,宝符插艾,犹有樽前儿女怀。兴亡事,付浮云一笑,身在天涯。
  • 沁园春·自注铜瓶 - 刘过 - [宋]

    自注铜瓶,作梅花供,尊前数枝。说边头旧话,人生消得,几番行役,问我何之。小队红旗,黄金大印,直待封侯知几时。杯行处,且淋漓一醉,明日东西。 如椽健笔鸾飞。还为写春风陌上词。便平生豪气,销靡酒里,依然此乐,儿辈争知。霜重貂裘,夜寒如水,饮到月斜犹未归。仙山路,有笙簧度曲,声到琴丝。
  • 沁园春·万里湖南 - 刘过 - [宋]

    万里湖南,江山历历,皆吾旧游。看飞凫仙子,张帆直上,周郎赤壁,鹦鹉汀洲。吸尽西江,醉中横笛,人在岳阳楼上头。波涛静,泛洞庭青草,重整兰舟。 长沙会府风流。有万户娉婷帘玉钩。恨楚城春晚,岸花樯燕,还将客送,不与人留。且唤阳城,更招元结,摩抚之余歌咏休。心期处,算世间真有,骑鹤扬州。
  • 沁园春·一别三年 - 刘过 - [宋]

    一别三年,一日三秋,庶几见之。念丹霞秋冷,风巾雾屦,五湖春暖,雨笠烟蓑。山水光中,要人携手,独欠金华俞紫芝。谁知道,向酴醿香里,杯酒同持。油然川泳云飞。但口不能言心自知。便狂敲铜斗,我歌君和,醉拈如意,我舞君随。风韵如君,岂堪言别,别後如之何勿思。须金玉,再相逢莫负,芷约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