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声浣溪沙/浣溪沙》

毛滂 [宋]
日照门前千万峰。晴飙先扫冻云空。谁作素涛翻玉手,小团龙。定国精明过少壮,次公烦碎本雍容。听讼阴中苔自绿,舞衣红。
《摊声浣溪沙/浣溪沙》解析

原序:天雨新晴,孙使君宴客双石堂,遣官奴试小龙茶

此词是作者出席衢州知州孙(字公素)在双石堂举行的盛大宴会时即席而作。全词以飘逸圆润、清新可喜的笔调,盛赞主人,以为应酬。整道词一扫应酬之作惯有的生俗气,起得高阔,结得清朗,词人的个性鲜明地表露出来,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上片起首两句中,迎面而来的是灿烂阳光照耀下连绵耸立的山峰 。“千万峰”见其数量之众多,更见其气势之磅礴。“照”字点出一种动态 ,辉映出群山的奔腾之姿。全句写景,作为起句,突出了群峰的形象 ,可以映照全篇 。境界壮阔而雄浑,令人心胸顿开 。次句中“ 扫”字带出席卷、荡涤之气势。写晴空,却从冻云初散落笔,这是“以扫为生”之法,眼前的景色益发显得清朗可爱了。

以下两句转写试小龙茶的情景 。小团龙 ,又作“小团”,茶之品莫贵于此。前二句写注水后的奇观,后二句写注水时的妙手 ,可以从中体会词里“ 作素涛 ”、“翻玉手”的情状。“翻”字写出纤纤玉手灵巧的动作,给观者以美的享受。上片由门前而堂内,由景及人,流露了欢愉的情绪,并且在夸赞主人的情盛茶香。

过片化用典故颂扬主人。定国姓于,字曼倩,西汉人,官至丞相。为人清廉,决狱公允。善饮,史称“定国食酒至数石不乱,冬月请治谳,饮酒益精明”。享年七十余岁 。次公名盖宽饶 ,亦西汉人。历官司隶,勤于职事 ,“行清能高 ”、自称“ 酒狂”(并见《汉书》本传 )。词里借这两位古人比况孙使君,身份正相切合。作者称赞使君清廉尽职,老当益壮,尤其是以暇整应剧烦的闲雅风度。“ 过”、“本”诸字夸赞色彩明显。下面两句皆就“雍容”二字生发 。“听讼阴中苔自绿 ”,事与景融合。相传西周时召公巡行乡邑,听讼于甘棠树下,后人概括为“ 棠阴”一词,即此“阴 ”字所本。“苔自绿”,谓孙使君治郡清平,民无讼事,故庭中绿苔自生。“舞衣红”,则谓其公余以歌舞自娱,兼乐宾客。这两句虽是谀辞,却写得巧妙。句中“红”与“绿”相映照,把实景与虚景联系起来,制造出明朗的情调。词之下片,妙用典故,简笔写景,委曲尽妙,飞扬灵动。

这首词情真语切,音律谐美,文词雅健而有超世之韵,体现了毛滂词“情韵特胜”的特点,读来令人流连忘返,赞叹不己。

毛滂简介
毛滂(1056——?约1124),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滂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衢州)赵英结为伉俪。,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毛滂诗集
  • 浣溪沙 - 毛滂 - [宋]

    碧雾朦胧郁宝熏。和风容曳舞帘旌。花间千骑两朱轮。金马天材文作锦,玉堂仙骨气如冰。湖山何似使君清。
  • 浣溪沙 - 毛滂 - [宋]

    谢女清吟压郢楼。楼前风转柳花球。学成舞态却多羞。半落琼瑶天又惜,稍侵桃李蝶应愁。酒家先当翠云裘。
  • 浣溪沙 - 毛滂 - [宋]

    小圃韶光不待邀。早通消耗与含桃。晚来芳意半寒梢。含笑不言春淡淡,试妆未遍雨萧萧。东家小女可怜娇。
  • 浣溪沙 - 毛滂 - [宋]

    日照遮檐绣凤凰。博山金暖一帘香。尊前光景为君长。不信腊寒雕鬓影,渐匀春意上妆光。梅花长共占年芳。
  • 浣溪沙 - 毛滂 - [宋]

    花市东风卷笑声。柳溪人影乱於云。梅花何处暗香闻。露湿翠云裘上月,烛摇红锦帐前春。瑶台有路渐无尘。
  • 浣溪沙 - 毛滂 - [宋]

    月样婵娟雪样清。索强先占百花春。於中烛底好精神。多恨肌肤元自瘦,半残妆粉不忺匀。十分全似那人人。
  • 浣溪沙 - 毛滂 - [宋]

    水北烟寒雪似梅。水南梅闹雪千堆。月明南北两瑶台。云近恰如天上坐,魂清疑向斗边来。梅花多处载春回。
  • 浣溪沙 - 毛滂 - [宋]

    小雨初收蝶做团。和风轻拂燕泥乾。秋千院落落花寒。莫对清尊追往事,更催新火续馀欢。一春心绪倚阑干。
  • 浣溪沙 - 毛滂 - [宋]

    晚色寒清入四檐。梧桐冷碧到疏帘。小花未了烛花偏。 瑶瓮孛堆春这里,锦屏屈曲梦谁边。熏笼香暖索衣添。
  • 浣溪沙 - 毛滂 - [宋]

    碧浸澄沙上下天。曲堤疏柳短长烟。月明不待十分圆。凿落未空牙板闹,阑干久凭夹衣寒。婵娟薄幸冷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