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绿暗藏城市》

毛滂 [宋]
绿暗藏城市,清香扑酒尊。淡烟疏雨冷黄昏。零落酴醿花片、损春痕。


润入笙箫腻,春余笑语温。更深不锁醉乡门。先遣歌声留住、欲归云。
《南歌子·绿暗藏城市》解析

南歌子》又名《南柯子》、《风蝶令》。是唐教坊曲名。这首《南歌子》采用双调。词的上片,起句对仗工整,“绿暗藏城市,清香扑酒尊”,一个“藏”字,写词人登台四望,重山叠翠,树木丰茂,整个城郭被浓重的绿色笼罩住了。一个“扑”字,则写出宴客堂内弥散着诱人的酒香,沁人心脾。而接下二句,写了四周围的景物:暮春黄昏时分,淡淡的炊烟,疏落的柳枝,和荼?花架上随风飘落的片片花瓣。咏物亦有所指。“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苏轼《荼?花菩萨泉》)“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表面惜花伤春,实际是一种思想寄托和自惜其身的体现。毛滂用冷色调勾画了一幅自然界春暮哀凉的图画。他虽身居微官,仍时时感到寂寞孤独。在这种情况下,他是渴望人生的知己、友情的温暖和慰藉的。

因而词的下片,毛滂用暖色调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宴乐图。起句又是一个对仗句,“润入笙箫腻,春余笑语温”,用清香的酒润润喉咙,吹起笙箫来,曲声优美,格外动听;虽然天气微冷,但宴席上宾主诗酒唱和,纵情谈笑,如坐春风,暖意融融。这一“润”字照应上片的清香之酒;一“温”字又与“冷”字产生鲜明对比。友情暖人肺腑,更何况美酒下肚?此时,词人放情狂饮,不能自已。尾句“更深不锁醉乡门,先遣歌声留住、欲归云”,真可谓醉人醉语醉举而不知醉了。夜已更深,宴席不撤,索性一醉方休,而且还吟诗讴歌,让歌声留住那想归去的云彩。到此际,词人那种淡淡的哀凉情绪暂时丢到九天云外去了!这兴致勃勃的劝酒词,显得多么淳厚、爽快、热情、真诚呵!

(张奇慧)

毛滂简介
毛滂(1056——?约1124),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滂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衢州)赵英结为伉俪。,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毛滂诗集
  • 浣溪沙 - 毛滂 - [宋]

    碧雾朦胧郁宝熏。和风容曳舞帘旌。花间千骑两朱轮。金马天材文作锦,玉堂仙骨气如冰。湖山何似使君清。
  • 浣溪沙 - 毛滂 - [宋]

    谢女清吟压郢楼。楼前风转柳花球。学成舞态却多羞。半落琼瑶天又惜,稍侵桃李蝶应愁。酒家先当翠云裘。
  • 浣溪沙 - 毛滂 - [宋]

    小圃韶光不待邀。早通消耗与含桃。晚来芳意半寒梢。含笑不言春淡淡,试妆未遍雨萧萧。东家小女可怜娇。
  • 浣溪沙 - 毛滂 - [宋]

    日照遮檐绣凤凰。博山金暖一帘香。尊前光景为君长。不信腊寒雕鬓影,渐匀春意上妆光。梅花长共占年芳。
  • 浣溪沙 - 毛滂 - [宋]

    花市东风卷笑声。柳溪人影乱於云。梅花何处暗香闻。露湿翠云裘上月,烛摇红锦帐前春。瑶台有路渐无尘。
  • 浣溪沙 - 毛滂 - [宋]

    月样婵娟雪样清。索强先占百花春。於中烛底好精神。多恨肌肤元自瘦,半残妆粉不忺匀。十分全似那人人。
  • 浣溪沙 - 毛滂 - [宋]

    水北烟寒雪似梅。水南梅闹雪千堆。月明南北两瑶台。云近恰如天上坐,魂清疑向斗边来。梅花多处载春回。
  • 浣溪沙 - 毛滂 - [宋]

    小雨初收蝶做团。和风轻拂燕泥乾。秋千院落落花寒。莫对清尊追往事,更催新火续馀欢。一春心绪倚阑干。
  • 浣溪沙 - 毛滂 - [宋]

    晚色寒清入四檐。梧桐冷碧到疏帘。小花未了烛花偏。 瑶瓮孛堆春这里,锦屏屈曲梦谁边。熏笼香暖索衣添。
  • 浣溪沙 - 毛滂 - [宋]

    碧浸澄沙上下天。曲堤疏柳短长烟。月明不待十分圆。凿落未空牙板闹,阑干久凭夹衣寒。婵娟薄幸冷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