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珠歌》

张伯端 [宋]
贫儿衣中珠,本自圆明好。不会自寻求,却数他人宝。数他宝,终无益,只是教君空费力。争如认取自家珍,价值黄金千万亿。此宝珠,光最大,遍照三千大千界。从来不解少分毫,刚被浮云为障碍。自从认得此摩尼,泡体空花谁更爱。佛珠还与我珠同,我性即归佛性海。珠非珠,海非海,坦然心量包法界。任你尘嚣满眼前,定慧圆明常自在。不是空,不是色,内外皎然无壅塞。六通神慧妙无穷,自利利他宁解极。见即了,万事毕,绝学无为度终日。怕兮如未兆婴儿,动止随缘无固必。不断妄,不修真,真妄之心总属尘。从来万法皆无相,无相之中有法身。法身即是天真佛,亦非人兮亦非物。浩然充塞天地间,只是希夷并恍惚。垢不染,光自明,无法不从心里生。心若不生法自灭,即知罪福本无形。无佛修,无法说,丈夫智见自然别。出言便作狮子鸣,不似野牛论生灭。
张伯端简介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仙逝,飞升前留有《尸解颂》一首:“四大欲散,浮云已空,一灵妙有,法界通融”。
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
张伯端诗集
  • 西江月·内药还同外药 - 张伯端 - [宋]

    内药还同外药,内通外亦须通。丹头和合类相同。温养两般作用。内有天然真火,炉中赫赫长红。外炉增减要勤功。妙绝无过真种。
  • 西江月·此道至神至圣 - 张伯端 - [宋]

    此道至神至圣,忧君分薄难消。调和铅汞不终朝。早睹玄珠形兆。志士若能修炼,何妨在市居朝。工夫容易药非遥。说破人须失笑。
  • 西江月·白虎首经至宝 - 张伯端 - [宋]

    白虎首经至宝,华池神水真金。故知上善利源深。不比寻常药品。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己持心。依时采取定浮沈。进火须防危甚。
  • 西江月·若要真铅留汞 - 张伯端 - [宋]

    若要真铅留汞,亲中不离家臣。木金间隔会无因。须仗媒人勾引。本性爱金顺义,金情恋木慈仁。相吞相陷却相亲。始觉男儿有孕。
  • 西江月·二八谁家姹女 - 张伯端 - [宋]

    二八谁家姹女,九三何处郎君。自称木液与金精。遇土却成三姓。 更假丁公锻炼,夫妻始结欢情。河车不敢暂留停。运入昆仑峰顶。
  • 西江月·七返朱砂反本 - 张伯端 - [宋]

    七返朱砂反本,九还金液还真。休将寅子数坤申。但要五行成准。本是水银一味,周流遍历诸辰。阴阳数足自通神。出入岂离玄牝。
  • 西江月·雄里内含雌质 - 张伯端 - [宋]

    雄里内含雌质,负阴抱却阳精。两般和合药方成。点化魄纤魂胜。信道金丹一粒,蛇吞立变龙形。鸡餐亦乃化鸾鹏。飞入真阳清境。
  • 西江月·天地才经否泰 - 张伯端 - [宋]

    天地才经否泰,朝昏好识顿蒙。辐来辏毂水朝宗。妙在抽添运用。 得一万般皆毕,休分南北西东。损之又损慎前功。命宝不宜轻弄。
  • 西江月·冬至一阳来服 - 张伯端 - [宋]

    冬至一阳来服,三旬增一阳爻。月中复卦溯晨潮。望罢乾终姤兆。日又别为寒暑,阳生复起中宵。午时姤象一阴朝。炼药须知昏晓。
  • 西江月·不辨五行四象 - 张伯端 - [宋]

    不辨五行四象,那分朱汞铅银。修丹火候未曾闻。早便称呼居隐。不背自思己错,更将错路教人。误他永劫在迷津。似恁欺心安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