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朱敦儒 [宋]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解析

这首小令是作者少有的用典佳作 。化他人之典,自然贴切,如同己出,实为妙笔。

词的开头两句用了两个典故。首句用唐诗人刘禹锡《重游玄都观》诗中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刘郎”自谓。当年刘禹锡写这首诗,是在两次被贬南方之后,已经步入老年,有许多感慨。而朱敦儒写这首词也是在南渡之后,也老了,同有刘郎已老、暗伤怀抱之意。次句是用唐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中的:“桃花依旧笑春风”。这个典故,在词里多次出现过,例如晏几道《 御街行》的 :“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这是改用。袁去华《瑞鹤仙》的:“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这是实用。而朱敦儒此处则是活用,他截去崔护诗句末尾的“春风”两字,和词的前一句“刘郎已老”紧密相连,语意有如一气呵成。这两句是说,自己老了,“不管桃花依旧笑”,当然更不管“人去楼空 ”,大有“万事不关心”之慨。

接着两句说自己没有歌儿舞女,要听琵琶,就只有到歌妓家去。

下片开头一句“曲终人醉 ”。接着上片的“听琵琶”而来,说琵琶弹奏完了,人也醉了。我们从上片表达的词人的思想感情来看,下面接着出现类似“醉向花间倒”(《点绛唇》)、“我自阖门睡,高枕笑浮生”(《水调歌头》)的内容,是顺理成章的。但是,词至此却笔锋急转,突然出现了又一个典故 :“多似浔阳江上泪 ”。老词人哭了,而且是哭得那么伤心,和当年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浔阳江上听琵琶后有感于天涯沦落而掉的泪一样多 。当我们还来不及思考为什么时,词又以直下之势告诉我们 :“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词人面对东风万里,落日映照的河山,想到中原失地,恢复无望。这对于身遭国破家亡之难、辗转流离南方的朱敦儒来说,心中悲慨又胜别个。

这首词风格明快,感情浓烈。是一首动人的小令。

朱敦儒简介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朱敦儒著有《岩壑老人诗文》,已佚;今有词集《樵歌》,也称《太平樵歌》,《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朱敦儒诗集
  • 鹧鸪天·草草园林作洛川 - 朱敦儒 - [宋]

    草草园林作洛川。碧宫红塔借风烟。虽无金谷花能笑,也有铜驼柳解眠。春似旧,酒依前。何妨倚杖雪垂肩。五陵侠少今谁健,似我亲逢建武年。
  • 鹧鸪天·检尽历头冬又残 - 朱敦儒 - [宋]

    检尽历头冬又残。爱他风雪忍他寒。拖条竹杖家家酒,上个篮舆处处山。添老大,转痴顽。谢天教我老来闲。道人还了鸳鸯债,纸帐梅花醉梦间。
  • 鹧鸪天·西都作 - 朱敦儒 - [宋]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流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 鹧鸪天·唱得梨园绝代声 - 朱敦儒 - [宋]

    唱得梨园绝代声。前朝惟数李夫人。自从惊破霓裳后,楚奏吴歌扇里新。 秦嶂雁,越溪砧。西风北客两飘零。尊前忽听当时曲,侧帽停杯泪满巾。
  • 鹧鸪天·曾为梅花醉不归 - 朱敦儒 - [宋]

    曾为梅花醉不归。佳人挽袖乞新词。轻红遍写鸳鸯带,浓碧争斟翡翠卮。人已老,事皆非。花前不饮泪沾衣。如今但欲关门睡,一任梅花作雪飞。
  • 鹧鸪天·至节先庚欲雪天 - 朱敦儒 - [宋]

    至节先庚欲雪天。玳筵围锦帐青氈。嫖姚副帅招佳客,太守高明别乘贤。 歌宛转,舞蹁跹。金钗十二拥婵娟。老人南极星边住,也趁梅花听管弦。
  • 鹧鸪天·天上人间酒最尊 - 朱敦儒 - [宋]

    天上人间酒最尊。非甘非苦味通神。一杯能变愁山色,三笺全迥冷谷春。 欢后笑,怒时瞋。醒来不记有何因。古时有个陶元亮,解道君当恕醉人。
  • 鹧鸪天·有个仙人捧玉卮 - 朱敦儒 - [宋]

    有个仙人捧玉卮。满斟坚劝不须辞。瑞龙透顶香难比,甘露浇心味更奇。开道域,洗尘机。融融天乐醉瑶池。霓裳拽住君休去,待我醒时更一瓻。
  • 鹧鸪天·不系虚舟取性颠 - 朱敦儒 - [宋]

    不系虚舟取性颠。浮河泛海不知年。乘风安用青帆引,逆浪何须锦缆牵。 云荐枕,月铺氈,无朝无夜任横眠。太虚空里知谁管,有个明官唤做天。
  • 鹧鸪天·画舫东时洛水清 - 朱敦儒 - [宋]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长亭九梦君。 云背水,雁回汀。只应芳草见离魂。前回共采芙蓉处,风自凄凄月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