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东武吟》
鲍照
[南北朝]
主人且勿喧,贱子歌一言。仆本寒乡士,出身蒙汉恩。始随张校尉,召募到河源。后逐李轻车,追虏出塞垣。密途亘万里,宁岁犹七奔。肌力尽鞍甲,心思历凉温。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时事一朝异,孤绩谁复论。少壮辞家去,穷老还入门。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豚。昔如鞲上鹰,今似槛中猿。徒结千载恨,空负百年怨。弃席思君幄,疲马恋君轩。愿垂晋主惠,不愧田子魂。
诗写一个少小离家从军、穷老退伍回乡的老兵自述其一生的坎坷经历,控诉了统治者的刻薄寡思,但仍表现出了爱国主义的精神。“主人”二句开场引出主人公老兵。由他自称“贱子”可见他身份之低贱这将与他自叙其“孤绩”的英雄形象形成对比,是一伏笔。下面全部是老兵的自述,又可分三层。“仆本”以下十四句写其从军情形,极力描写其战绩,突出其英武形象。“少壮”以下八句写其回乡后情景,突出其“穷老”。“少壮”二句承上启下。“少壮”句总上,“穷老”句启下,“少壮”与“穷老”四句是其一生概括。“上鹰”与“槛中猿”两个比喻,生动形象,饱含辛酸与感慨,是对生命“穷老”的无可奈何的叹惜,令人同情,催人下泪。“弃席”四句用典故再点醒主题,反复说明对老之已至、不能报国的痛惋。
这首诗构思用自述,别出心裁,多用比喻、典故,委婉曲达,人物形象刻画丰富饱满,鲜明突出。全诗平叙始终,老兵一生了然,虽用了比喻和典故,总的说来,如话家常,亲切感人,在鲍照乐府中自树一帜。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
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
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同为宋元嘉时代的著名诗人,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歌注意描写山水,讲究对仗和辞藻。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世称“元嘉体”,现有《
鲍参军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