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蓬仙兄返里有感》

周恩来 [当代]
相逢萍水亦前缘,
负笈津门岂偶然。
扪虱倾谈惊四座,
持螯下酒话当年。
险夷不变应尝胆,
道义争担敢息肩。
待得归农功满日,
他年预卜买邻钱。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解析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三首诗,作于一九一六年初,以“飞飞”的笔名发表于《敬业》第四期上。?

诗题中的“蓬仙兄”,是周恩来的同学好友张蓬仙,东北吉林人。他在一九一三年秋和周恩来同时考进天津南开学校,是“敬业乐群会”的三个发起人之一,并任会长。周任副会长兼《敬业》主编。他由东北老家去日本后一年,周恩来也去了日本,常有交往。“九·一八”前后,张蓬仙贫病交加,死于北京。?

第一首七律,通过与同学好友共同战斗生活的回顾,抒发了为拯救祖国而刻苦自励、热烈期待他日为国立功、在革命胜利之时再与好友欢聚的无畏和乐观精神。第二首是五律,着重抒写了与好友惜别的真挚情感和良好的祝愿。最后一首也是五律,则是对同学好友参加进步学运所取得的成绩的赞扬,表现了周恩来虚怀若谷的谦逊美德。

〖注〗

【相逢萍水】浮萍随水漂泊不定,常以此比喻人的偶然相遇。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负笈】笈,竹制书箱。负笈,背着书箱,即求学。

【津门】即天津。

【扪虱】形容谈话时从容不迫、毫无顾忌的神态。《晋书·王猛传》记载:晋代桓温入关,王猛穿着粗布衣服去拜访他。一见面,就谈论起时事来。交谈时,一边掏摸着身上的虱子,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作者运用这一典故,指与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抨击腐败的时政,无所顾忌。?

【螯】螃蟹的大脚。泛指下酒的菜肴。

【险夷】危险和平安。这里作偏义词用,侧重指环境的险恶。

【尝胆】形容刻苦自励。《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越王勾践从吴国回来,把苦胆放在座位上,随时都能够看到,吃饭时也要尝一尝,表示不忘亡国之耻,立志要报仇。

【敢息肩】息肩同俗语“撂挑子”。敢,这里是岂敢、怎敢、不敢的意思。

【买邻】择邻而居。《南史·吕僧珍传》记载:宋季雅罢官以后,买了一所房子,和吕僧珍为邻。吕僧珍问房价多少,宋回答说:“一千一百万。”吕僧珍由于季雅出这样的高价而感到奇怪。季雅说:“我拿一百万买房子,拿一千万买你这样的好邻居。”这里意思是说革命胜利时,与好友同欢共聚。

--引自周秉德《周恩来诗联集笺注》序http://www.hsm.com.cn/node2/node116/node119/node154/zh1.htm

周恩来简介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他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威望。周恩来同志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
周恩来诗集
  •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 - 周恩来 - [当代]

    东风催异客,?南浦唱骊歌。?转眼人千里,?消魂梦一柯。?星离成恨事,?云散奈愁何。?欣喜前尘影,?因缘文字多。?
  •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 - 周恩来 - [当代]

    同侪争疾走,?君独著先鞭。?作嫁怜侬拙,?急流让尔贤。?群鸦恋晚树,?孤雁入寥天。?惟有交游旧,?临歧意怅然。
  • 无题 - 周恩来 - [当代]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 春日偶成 - 周恩来 - [当代]

    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
  • 春日偶成 - 周恩来 - [当代]

    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
  • 次皞如夫子伤时事原韵 - 周恩来 - [当代]

    茫茫大陆起风云,举国昏沉岂足云。最是伤心秋又到,虫声唧唧不堪闻。
  • 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 - 周恩来 - [当代]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