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晋阳故城书事》

元好问 [元]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水上西山如挂屏,郁郁苍苍三十里。中原北门形势雄,想见城阙云烟中。望川亭上阅今古,但有麦浪摇春风。君不见,系舟山头龙角秃,白塔一摧城覆没。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镞。汾流决人大夏门,府治移著唐明村。只从巨屏失光彩,河洛几度风烟昏。东阙苍龙西玉虎,金雀觚棱上云雨。不论民居与官府,仙佛所庐余百所。鬼役天才千万古,争教一炬成焦土。至今父老哭向天,死恨河南往来苦。南人鬼巫好禨祥,万夫畚锸开连岗。官街十字改丁字钉破并州渠亦亡。几时却到承平了,重看官家筑晋阳。
《过晋阳故城书事》解析

晋阳故城:在晋祠东北十里的古城营。春秋末晋国赵简子家臣董安于创建。后历北齐、唐、五代经营,晋阳成为北方重镇,北宋赵光义,在公元 979年攻克太原灭掉北汉后,火烧水淹,废弃这座历时一千多年的古城。于晋阳北四十里的唐明镇(今太原市区),修筑了太原城。

惠远祠:即晋祠,北宋熙宁中称晋祠为惠远祠。

西山:指晋祠背后的悬瓮山。

中原北门:晋阳是北方重镇,是中原地区的北大门。

想见句:想见当时晋阳城巍巍高耸插入云。

望川亭:在晋祠圣母殿后悬瓮山巅。

系舟山:在太原市北百余里。角龙秃:北宋统治者认为晋阳是“龙城”, 系舟山是龙首,所以,在毁灭晋阳之后,又把系舟山顶铲平。

薛王:即刘继元,刘承钧养子,本姓薛,即王位后称薛王,公元 979年降 宋。

大夏门:晋阳城北门之一。太原古称大夏,故名。

唐明村:即唐明镇,今太原市旧城街以北至西羊市一带。

巨屏:指晋阳城为北方巨大屏障。

河洛句:指中原一带为契丹、金、蒙铁骑蹂躏。

苍龙、玉虎:指晋阳城宫殿的雕饰物。金雀觚棱:喻雕物的精致和建筑的 高大。

死恨句:宋灭北汉后,将太原四万居民从太原迁往洛阳。

南人句:这句说宋朝统治者讲究迷信。(礻几)祥:(礻几),音机,福;祥。

畚锸:音本叉,指箩筐和铁锹。开连岗:指来毁灭晋阳城之后,在唐明镇 筑太原新城。

官街句:宋朝统治者为了钉死太原龙脉,把太原街道建成丁字形。

渠:他,他们,措赵末统治者。

却到:等到。

官家:对皇帝的称呼。

元好问诗集
  • 摸鱼儿·忆元龙 - 元好问 - [元]

    忆元龙、旧家湖海,不应年鬓衰槁。翩翩竹马儿童喜,惊儿汉江归报。归计早。黄金印、征西已付诸郎了。红云仙岛。渺千里移春,浓薰细染,春意已倾倒。西溪上,玉镜修眉翠扫。题诗曾许谁到。溪亭未入奚奴锦,望断绿波春草。君且道。人间世、虚名得似欢游好。风流未老。约款段随车,鸱夷载酒,迎我霜陵道。
  • 论诗三十首  - 元好问 - [元]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 论诗三十首 - 元好问 - [元]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 论诗三十首 - 元好问 - [元]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 论诗三十首 - 元好问 - [元]

    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 论诗三十首 - 元好问 - [元]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 论诗三十首 - 元好问 - [元]

    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真书不入今人眼,儿辈从教鬼画符。
  • 论诗三十首 - 元好问 - [元]

    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鉴湖春好无人赋,夹岸桃花锦浪生。
  • 论诗三十首 - 元好问 - [元]

    万古幽人在涧阿,百年孤愤竟如何?无人说与天随子,春草输赢较几多。
  • 论诗三十首 - 元好问 - [元]

    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