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楼外垂杨千万缕》

朱淑真 [宋]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蝶恋花·楼外垂杨千万缕》解析

①犹自:仍然。

②“绿满”句:在漫山遍野茂密的丛林中听见了杜鹃的叫声。

③“莫也”句:(鸟儿)莫非也因为人间的愁苦而忧愁吗?苦:

又作“意”。

④潇潇雨:暴雨、疾雨。潇潇是雨声。

【评解】

这是一首惜春词。上片抒发对春的眷恋之情。楼外的杨柳垂下千万缕柳丝,想把春

天系住,可是尽管杨柳多情,春也无意“少住”。柳絮随风,春归何处?下片描绘暮春

景致,抒发伤春感怀。绿满山川,杜宇声声,潇潇暮雨,春将归去,令人不胜眷恋。全

词意境清幽,抒情委婉,悱恻缠绵,深沉含蓄。

------------------------

宋代有不少“惜春”词。暮在景色不外具柳絮纷飞,杜鹃哀呜,暮雨淅沥,抒发的不过是作者的惋惜之情。然而,女词人朱淑真却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贴切的拟人手法,将暮春景色表现得委婉多姿、细腻动人,在宋代诸多惜春之作中,显出它自己独有的艺术特色。

词中首先出现的是垂杨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三句,描绘了垂杨的绿姿。这种“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的景色,对于阴历二月(即仲春时节),是最为典型的。上引贺诗中即有“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之句。

它不同于“浓如烟草淡如金”的新柳(明人杨基《咏新柳》),也有别于“风吹无一叶”的衰柳(宋人翁灵舒《咏衰柳》)。为什么借它来表现惜春之情呢?主要利用那柔细如丝缕的枝条的构造成似乎可以系留着事物的联象。“少住春还去”,在作者的想象中,那打算系住春天的柳条没有达到目的,它只把春天从二月拖到三月末,春天经过短暂的逗留,还是决然离去了。

“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两句,对暮春景物作了进一层的描写。柳絮是暮春最鲜明的特征之一 ,所以诗人们说 :“飞絮著人春共老”(范成大《 暮春上塘道中 》)、“飞絮送春归”(蔡伸《朝中措》)。他们都把飞絮同残春联系在一起。朱淑真却独出心裁,把天空随风飘舞的柳絮,描写为似乎要尾随春天归去,去探看春的去处,把它找回来,像黄庭坚在词中透露的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清平乐 》)。比起简单写成“飞絮”“送春归”或“著人春意老”来,朱淑真这种“随春”的写法,就显得更有迂曲之趣 。 句中用“犹自”把“系春”同“ 随春 ”联系起来 ,造成了似乎是垂杨为了留春,“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的艺术效果。

像飞絮一样,哀鸣的杜宇(杜鹃鸟)也似看作是残春的标志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春残时节,花落草长,山野一片碧绿。远望着这暮春的山野,听到传来的杜鹃鸟的凄厉叫声,词人在想:杜鹃即使(便做)无情,也为“春去”而愁苦,因而发出同情的哀鸣,词人通过这摇曳生姿的一笔,借杜宇点出人意的愁苦,这就把上片中处于“暮后”的主人公引向台前。在上片,仅仅从“楼外”两个字 ,感觉到她的楼内张望;从“ 系春 ”“随春”,意识到是她在驰骋想象,主人公的惜春之情完全是靠垂杨和柳絮表现出来的。现在则由侧面烘托转向正面描写。

“把酒送春春不语”。 系春既不可能,随春又无结果,主人公看到的只是暮春的碧野,听到的又是宣告春去的鸟鸣 ,于是她只好无可奈何地“送春”了。

阴历三月末是春天最后离去的日子,古人常常在这时把酒举杯 ,以示送春 。唐末诗人韩偓春尽日》诗有“把酒送春惆怅在,年年三月病恹恹”之句。朱淑真按照旧俗依依不舍地“ 送春”,而春却没有回答。她看到的只是在黄昏中忽然下起的潇潇细雨。作者用一个“却”字,把“雨”变成了对春的送行。这写法同王灼的“试来把酒留春住,问春无语,帘卷西山雨”(《点绛唇》)相似,不过把暮雨同送春紧密相连,更耐人寻味:这雨是春漠然而去的步履声呢,还是春不得不去而洒下的惜别之泪呢?

这首词同黄庭坚的《清平乐》都将春拟人,抒惜春情怀,但写法上各有千秋。黄词从追访消逝的春光着笔 ,朱词从借垂柳系春、飞絮随春到主人公送春,通过有层次的心理变化揭示主题。相比之下,黄词更加空灵、爽丽,朱词则较多寄情于残春的景色,带有凄忱的情味,这大概和她的身世有关。

朱淑真简介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
生于仕宦之家。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
朱淑真诗集
  • 菩萨蛮·秋声乍起梧桐落 - 朱淑真 - [宋]

    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
  • 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 - 朱淑真 - [宋]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 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 我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 菩萨蛮·湿云不渡溪桥冷 - 朱淑真 - [宋]

    湿云不渡溪桥冷,娥寒初破东风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 菩萨蛮·也无梅柳新标格 - 朱淑真 - [宋]

    也无梅柳新标格,也无桃李妖娆色。一味恼人香,群花争敢当。情知天上种,飘落深岩洞。不管月宫寒,将枝比并看。
  • 菩萨蛮·湿云不渡溪桥冷 - 朱淑真 - [宋]

    湿云不渡溪桥冷。娥寒初破东风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 减字木兰花·独行独坐 - 朱淑真 - [宋]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 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 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 浣溪沙 - 朱淑真 - [宋]

    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风和烟暖燕巢成。小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扃。恼人光景又清明。
  • 西江月·办取舞裙歌扇 - 朱淑真 - [宋]

    办取舞裙歌扇,赏春只怕春寒。 卷帘无语对南山。已觉绿肥红浅。 去去惜花心懒,踏青闲步江干。 恰如飞鸟倦知还。淡荡梨花深院。
  • 鹧鸪天·独倚阑干昼日长 - 朱淑真 - [宋]

    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 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 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 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_与海棠。
  • 鹧鸪天·独倚阑干昼日长 - 朱淑真 - [宋]

    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千锺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