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三十年来无孔窍》

黄庭坚 [宋]
三十年来无孔窍。几回得眼还迷照。一见桃花参学了。呈法要。无弦琴上单于调。


摘叶寻枝虚半老。拈花特地重年少。今后水云人欲晓。非玄妙。灵云合破桃花笑。
《渔家傲·三十年来无孔窍》解析

这首《渔家傲》援禅家语入诗词,以增加其理趣。所演绎的是南岳临济宗福州灵云志勤和尚的故事。

首三句,讲灵云三十年茫昧混沌,几番出入于迷悟之间。最后一见桃花,终于参悟。“无孔竅”,典出《庄子》,亦即“鯈忽凿竅 ”之寓言。据《淮南子》:“夫孔竅者,精神之户牖也 。”此用来比喻灵云三十年来的不彻不悟。“得眼迷照”,是说灵云几次将悟还迷。佛家有“五眼”之说,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其中肉眼和天眼只能看见世间虚妄的幻象,慧眼和法眼才能看清事物的实相。因此,此处的“眼”,当指慧眼或法眼。“参学了”的“了”,作“完成”讲。

下面两句讲灵云参悟的境界 。“呈法要”即是得佛法的意思。“无弦琴”,用陶渊明故事。“(渊明)不解音律 ,而蓄无弦琴一张 ,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萧统《陶靖节传》)。黄庭坚以此作比,意在阐释至法无法的禅理。

词的下片,由灵云之事生出感想,大意是说灵云为求“悟”的境界,历经曲折,虚度了半辈子。我们应以此为鉴,趁着年少及早悟道 。岂但见花能悟道,天地万物,流水行云无不蕴藏着道机禅理,因此,参禅学佛实非高不可攀之事,灵云三十年方悟道,真该见笑于桃花了。这里所着重阐扬的,仍是“顿悟”之说。在黄庭坚看来。灵云三十年的蹉跎,是大可不必的。因为在他身上,顿悟之中尚有“渐”的痕迹。诗的末句所揭示的就是纵横自在,纯任本然的意境。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诗集
  • 鹧鸪天·黄菊枝头生晓寒 - 黄庭坚 - [宋]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 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 - 黄庭坚 - [宋]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 鹧鸪天·万事令人心骨寒 - 黄庭坚 - [宋]

    万事令人心骨寒。故人坟上土新干。淫坊酒肆狂居士,李下何妨也整冠。 金作鼎,玉为餐。老来亦失少时欢。茱萸菊蕊年年事,十日还将九日看。
  • 鹧鸪天·黄菊枝头生晓寒 - 黄庭坚 - [宋]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乾。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洗眼看。
  • 鹧鸪天·紫菊黄花风露寒 - 黄庭坚 - [宋]

    紫菊黄花风露寒。平沙戏马雨新干。且看欲尽花经眼,休说弹冠与挂冠。 甘酒病,废朝餐。何人得似醉中欢。十年一觉扬州梦,为报时人洗眼看。
  • 鹧鸪天·西塞山边白鹭飞 - 黄庭坚 - [宋]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底是无波处,一日风波十二时。
  • 鹧鸪天·汤泛冰瓷一坐春 - 黄庭坚 - [宋]

    汤泛冰瓷一坐春。长松林下得灵根。吉祥老子亲拈出,个个教成百岁人。灯焰焰,酒醺醺。壑源曾未醒酲魂。与君更把长生碗,聊为清歌驻白云。
  • 鹧鸪天·塞雁初来秋影寒 - 黄庭坚 - [宋]

    寒雁初来秋影寒。霜林风过叶声乾。龙山落帽千年事,我对西风犹整冠。 兰委佩,菊堪餐。人情时事半悲欢。但将酩酊酬佳节,更把茱萸仔细看。
  • 鹧鸪天·节去蜂愁蝶不知 - 黄庭坚 - [宋]

    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环绕折残枝。自然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无闲事,即芳期。菊花须插满头归。宜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送落晖。
  • 鹧鸪天·闻说君家有翠娥 - 黄庭坚 - [宋]

    闻说君家有翠娥。施朱施粉总嫌多。背人语处藏珠履,觑得羞时整玉梭。 拖远岫,压横波。何时传酒更传歌。为君写就黄庭了,不要山阴道士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