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怨》

王昌龄 [唐]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长信怨》解析

1、奉帚句:意为清早殿门一开,就捧着扫帚在打扫。

2、团扇:相传班婕妤曾作《团扇苻》。

3、日影:这里也指皇帝的恩意。

4、共徘徊的「共」:一作「暂」。

【韵译】:

清晨金殿初开,就拿着扫帚扫殿堂;

姑且手执团扇徘徊度日,消磨时光。

即使颜白如玉,还不如丑陋的寒鸦;

它飞还昭阳殿,还带君王的日影来。

【评析】:

??这首宫怨诗是借咏汉班婕妤而慨叹宫女失宠之怨的。婕妤初受汉成帝宠幸,后来

成帝偏幸赵飞燕妹妹,她即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诗的首句即写供奉太后之事;二句

写婕妤曾作“团扇诗”《怨歌行》,自比扇子,恐怕秋凉被弃箧中;三、四句写虽颜

美如玉,失宠之后却不如丑陋的乌鸦。以颜色比颜色,虽不同伦类,却显得奇特精

巧,写出宫女失宠之后,对其同类的嫉羡之情。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简析】:

属乐府《相和歌·楚调曲》。这首诗是诗人众多宫怨诗中最出色的,它借托旧事,对宫中妇女的不幸命运表示了同情,后两句写得十分微妙传神。

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王昌龄诗集
  • 出塞 - 王昌龄 - [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出塞 - 王昌龄 - [唐]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 从军行 - 王昌龄 - [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从军行 - 王昌龄 - [唐]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 从军行 - 王昌龄 - [唐]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 芙蓉楼送辛渐 - 王昌龄 - [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闺怨 - 王昌龄 - [唐]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闺怨 - 王昌龄 - [唐]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采莲曲 - 王昌龄 - [唐]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 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 王昌龄 - [唐]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