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农》

陶渊明 [魏晋]
其一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智巧既萌,资待靡因。谁其赡之,实赖哲人。其二哲人伊何?时维后稷。赡之伊何?实曰播殖。舜既躬耕,禹亦稼穑。远若周典,八政始食。其三熙熙令德,猗猗原陆。卉木繁荣,和风清穆。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宵兴,农夫野宿。其四气节易过,和泽难久。冀缺携俪,沮溺结耦。相彼贤达,犹勤陇亩。矧兹众庶,曳裾拱手!其五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宴安自逸,岁暮奚冀!儋石不储,饥寒交至。顾尔俦列,能不怀愧!其六孔耽道德,樊须是鄙。董乐琴书,田园不履。若能超然,投迹高轨,敢不敛衽,敬赞德美。
《劝农》解析

这是一首劝勉人们重视和从事农业劳动的诗歌。诗歌共分六章:第一章写上古先民的朴素生活;第二章写古代圣君贤臣皆白躬耕,十分重视农业劳动;第三章写古代农业生产的繁荣景象和劳作者勤苦而自逸的生活,第四章写即使贤达之人也勤作于农田之中,众人更不可游手好闲;第五章旨在劝勤勉而戒懒惰;第六章说孔子、董仲舒专心学业,不事农耕的行为高不可攀,借以批评那些既不劳作又不进德修业的人。整首诗突出地表现了诗人的本农思想,这一点是值得赞扬的;但诗中以“哲人”为民之主宰的认识,则是陈旧落后的。

悠悠上古,厥初生民(1)。

做然自足,抱朴含真(2)。

智巧既萌,资待靡因(3)。

谁其赡之?实赖哲人员(4)。

哲人伊何?时惟后稷(5)。

赡之伊何?实曰播植(6)。

舜既躬耕,禹亦稼穑(7)。

远若周典,八政始食(8)。

熙熙令德,猗猗原陆(9)。

卉木繁荣,和风清穆(10)。

纷纷士女,趋时竞逐(11)。

桑妇宵兴,农夫野宿(12)。

气节易过,和泽难久(13)。

冀缺携俪,沮溺结耦(14)。

相彼贤达,犹勤垄亩(15)。

蚓兹众庶,曳裾拱手(16)!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17)。

宴安自逸,岁暮奚冀(18)?

担石不储,饥寒交至(19)。

顾尔恃列,能不怀愧(20)?

孔耽道德,樊须是鄙(21)。

董乐琴书,田园不履(22)。

若能超然,投迹高轨(23)。

敢不敛袄,敬赞德美(24)。

[注释]

(1)悠悠:遥远。厥初生民:当初的人民。厥:其。生民:人民。

(2)傲然:逍遥自在的样子。做:同“敖”,游戏,闲游。自足:指衣食自给,犹言丰衣足食。

抱朴:本于《老子》:“见素抱朴。”襟怀质朴、朴素。含真:秉性自然、不虚伪。

(3)智巧:与上文“朴”、“真”相对而言,指狡诈与奸巧。资待:赖以为生的生活资料。资:资给,给济。待:需求。靡因:无来由。即没有来源。没有依靠。

(4)其:语助词。赡(shàn 善):供给,供养:使充裕。哲人:旧时称才能见识超越寻常的人,即贤智之人。

(5)伊何:是谁?伊:语助词。时惟:是惟,即是为。后稷(jì记):相传为虞舜时的农官,始教民耕种。

(6)赡之伊何:如何使民富足呢?植:种植。

(7)舜、禹:远古时的君主。躬耕:亲自耕种。(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历山。”稼:播种五谷。墙(sè色):收获谷物。稼穑:播种和收获,泛指农业劳动。(论语?宪问):“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8)周典:指《尚书》中的《周书》。八政始食:《周书?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把,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食列第一,故曰“始食”。

(9)熙熙:和乐的样子。《老子》:“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令德:美德。猗猗(yī衣):美盛的样子。《诗经?卫风?淇奥):“绿竹猗猗。”这里指茂盛的禾苗。原陆:指田地。田野。

(10)卉(huì会):草的总称。 穆:淳和,温和。《诗经?大雅?蒸民》:“吉甫作颂,穆如清风。”清穆:即“穆清”,喻清平之时。

(11)纷纷士女:众多男女。趋时:指赶农时。竞逐:你追我赶。

(12)宵兴:指天未亮即起身操作。宵:夜。野宿:宿于田野。以上四句写农人紧张的劳动情景。

(13)和:和风。泽:雨水。这两句说,时令节气容易过去,和风泽雨不会长久。意思是劝人抓紧农时。

(14)冀缺:春秋时晋国人。初,安贫躬耕,后为晋卿,理国政。携俪(lì丽):事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是说冀缺在田里锄草,他的妻子给他送饭,夫妻相待如宾。俪:配偶。沮溺结耦(ǒu偶):《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长沮、桀溺,代指春秋时的两位隐士,他们结伴并耕。

(15)相(xiàng 向):视,观察。彼:他们,指冀缺、长沮、桀溺等人。贤达:旧指有才德、声望的人。勤:指勤于耕作。

(16)蚓(shěn 审):何况。兹:此,这些。众庶:一般百姓。曳(yè夜)裾(jū居)拱手:犹言“袖手”,把两手放进衣袖里,曳:拖,拉。据:衣袖。拱手:两手相合。这句形容人们懒惰、闲散的样子。

(17)此二句本《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huì愧)。”民生:人生。匮:缺乏,不足。

(18)奚冀:何所希望,指望什么。

(19)担。石:皆米谷的容量单位。

(20)传(chóu 仇)列:同伴,指那些勤于耕作的人。

(21)孔:孔子。耽(dān 担):沉溺,迷恋,喜好过度。樊须是鄙:即鄙视樊须。樊须,即樊迟,孔子的学生。《论语?子路)记载,有一次樊迟向孔子请教稼圃之事,待樊迟出,孔子便讥讽他:“小人哉,樊须也。”鄙视他胸无大志。

(22)董:董仲舒,汉代学者。田园不履(lǚ吕):《汉书?董仲舒传)说他专心读书,“三年不窥园”,有三年没到园中去。履:踩踏。

(23)超然:犹超脱,高超脱俗,超出于世事之外。高轨:崇高的道路,指行事与道德。

(24)敛(liǎn 脸)袄(rèn 任):犹敛袂,整一整衣袖,表示恭敬。

[译文]

遥远上古时,

当初之先民;

逍遥自在衣食足,

襟怀朴素含性真。

狡诈奸巧一旦生,

衣食乏匮成艰辛。

谁能供给使充裕?

全靠贤达之哲人。

哲人知为谁?

其名曰后稷。

后稷何以使民富?

教民耕田种谷米。

舜帝亲自耕垄亩,

大禹亦曾事农艺。

周代典籍早记载,

八政排列食第一。

先民和乐美德崇,

田园禾稼郁葱葱。

花草树木皆茂盛,

于时清平送和风。

男男女女趁农时,

你追我赶忙不停。

养蚕农妇夜半起,

农夫耕作宿田中。

时令节气去匆匆,

和风泽雨难留停。

冀缺夫妇同劳作,

长沮桀溺结伴耕。

看看这些贤达者,

犹能辛勤在田垄。

何况我等平常辈,

焉能缩手入袖中。

人生在世须勤奋,

勤奋衣食不乏匮。

贪图享乐自安逸,

岁暮生计难维系。

家中若无储备粮,

饥饿寒冷交相至。

看看身边辛勤者,

内心怎能不羞愧!

孔丘沉溺在道德,

鄙视樊须问耕田。

董氏仲舒乐琴书,

三载不曾践田园。

若能超脱世俗外,

效法斯人崇高贤;

怎敢对之不恭敬,

当颂礼赞美德全。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诗集
  • 归园田居 其一 - 陶渊明 - [魏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归园田居 其三 - 陶渊明 - [魏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饮酒 其五 - 陶渊明 - [魏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饮酒 二十 - 陶渊明 - [魏晋]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 归园田居 其二 - 陶渊明 - [魏晋]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 一作:墟曲人)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 归园田居 其五 - 陶渊明 - [魏晋]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 饮酒 其一 - 陶渊明 - [魏晋]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 饮酒 其九 - 陶渊明 - [魏晋]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 归园田居 其四 - 陶渊明 - [魏晋]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 杂诗 其二 - 陶渊明 - [魏晋]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