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子》

陶渊明 [魏晋]
其一悠悠我祖,爰自陶唐。邈焉虞宾,历世重光。御龙勤夏,豕韦翼商。穆穆司徒,厥族以昌。其二纷纷战国,漠漠衰周。凤隐于林,幽人在丘。逸虬绕云,奔鲸骇流。天集有汉,眷予愍侯。其三放赫愍侯,运当攀龙。抚剑风迈,显兹武功。书誓河山,启土开封。亹亹丞相,允迪前踪。其四浑浑长源,蔚蔚洪柯。群川载导,众条载罗。时有语默,运因隆寙。在我中晋,业融长沙。其五桓桓长沙,伊勋伊德。天子畴我,专征南国。功遂辞归,临宠不忒。孰谓斯心,而近可得。其六肃矣我祖,慎终如始。直方二台,惠和千里。於皇仁考,淡焉虚止。寄迹风云,冥兹愠喜。其七嗟余寡陋,瞻望弗及。顾惭华鬓,负影隻立。三千之罪,无後为急。我诚念哉,呱闻尔泣。其八卜云嘉日,占亦良时。名汝曰俨,字汝求思。温恭朝夕,念兹在兹。尚想孔伋,庶其企而!其九厉夜生子,遂而求火。凡百有心,奚特于我!既见其生,实欲其可。人亦有言,斯情无假。其十日居月诸,渐免子孩。福不虚至,祸亦易来。夙兴夜寐,愿尔斯才。尔之不才,亦已焉哉!
《命子》解析

据此诗内容推断,当为诗人初得长子俨时所作。时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陶渊明二十九岁。

册府元龟》录此诗题作《训子》。《命子》也就是训示儿子的意思。

这首诗共十章,前六章历述陶氏先祖功德,以激励儿子继承祖辈光荣的家风;后四章旨在表达对儿子的殷切希望和谆谆诫勉,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全诗言辞恳切,感情厚重,表现出诗人对儿子的希冀之切。

悠悠我祖,爱自陶唐(1)。

邈焉虞宾,历世重光(2)。

御龙勤夏,豸韦翼商(3)。

穆穆司徒,厥族以昌(4)。

纷纷战国,漠漠衰周(5)。

风隐于林,幽人在丘(6)。

逸虬绕云,奔鲸骇流(7)。

天集有汉,眷予愍侯(8)。

放赫愍侯,运当攀龙(9)。

抚剑风迈,显兹武功(10)。

书誓山河,启土开封(11)。

斖斖丞相,允迪前踪(12)。

浑浑长源,蔚蔚洪柯(13)。

群川载导,众条载罗(14)。

时有语默,运因隆窊(15)。

在我中晋,业融长沙(16)。

桓桓长沙,伊勋伊德(17)。

天子畴我,专征南国(18)。

功遂辞归,临宠不忒(19)。

孰谓斯心,而近可得(20)?

肃矣我祖,慎终如始(21)。

直方二台,惠和千里(22)。

放皇仁考,淡焉虚止(23)。

寄迹风云,冥兹愠喜(24)。

嗟余寡陋,瞻望弗及(25)。

顾惭华鬓,负影只立(26)。

三千之罪,无后为急(27)。

我诚念哉,呱闻尔泣(28)。

卜云嘉日,占亦良时(29)。

名汝曰俨,字汝求思(30)。

温恭朝夕,念兹在兹(31)。

尚想孔伋,庶其企而(32)。

厉夜生子,遽而求火(33)。

凡百有心,奚特于我(34)。

既见其生,实欲其可(35)。

人亦有言,斯情无假(36)。

日居月诸,渐免于孩(37)。

福不虚至,祸亦易来(38)。

夙兴夜寐,愿尔斯才(39)。

尔之不才,亦已焉哉(40)。

[注释]

(1)爱:乃。陶唐:指帝尧。尧初居于陶丘(今山东定陶县),后迁居于唐(今河北唐县),因称陶唐氏。

(2)虞宾:指尧的后代。相传尧禅位给舜,尧的后代为宾于虞,因称虞宾。重光:谓家族的光荣相传不绝。

(3)传说陶唐氏的后代,在夏朝时为御龙氏,在商朝时为豸(shǐ史)韦氏。勤:服务,效劳。

翼:辅佐。

(4)穆穆:仪表美好,容止端庄恭敬。司徒:指周时陶叔。《左传?定公四年》记周灭商以后,周公把殷余民七族分给周武王的弟弟康叔,陶氏为七族之一,陶叔为司徒。以上是叙述唐尧、虞舜、夏、商、周时,陶氏的光荣历史。

(5)纷纷:骚乱的样子。漠漠:寂寞的样子。衰周:周朝的衰落时期,指东周末年。

(6)幽人:隐士。这两句是说,在战国和周朝未年,陶氏人才像凤凰隐蔽在山林一样,隐居山丘而不仕。

(7)逸虬(qiú球)绕云:奔腾的虬龙环绕着乌云。虬:传说中无角的龙。奔鲸骇流:惊奔的鲸鱼掀起巨浪激流。这两句形容战国、周末群雄战乱、狂暴纵横的乱世。

(8)天集:上天成全。有汉:即汉朝。有:名词词头。眷:顾念,关心。憨侯:汉高祖时右司马愍侯陶舍。

(9)放(wū乌)赫:赞叹词。运:时运。攀龙:指追随帝王建功立业。旧时以龙喻天子。

(10)抚剑:持剑。风迈:乘风迈进,形容英勇威武。显兹武功:显扬了如此的武功。陶舍曾追随汉高祖刘邦击燕代,建立了武功。

(11)书誓山河:指封爵盛典。《汉书》记汉高祖与功臣盟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如砺,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启土开封:陶舍封地在开封(今属河南),称开封侯。启土:指分封土地。

(12)斖斖(wěi 伟):勤勉不倦的样子。丞相:指陶舍之子陶青。(汉书?百官公卿表)记:孝景二年八月,御史大夫陶青为丞相,七年六月免。允:诚然,确实。迪:追踪。这两句说陶青确实能继承父亲的功业。

(13)浑浑:大水流动的样子。蔚蔚:草木茂盛的样子。洪柯:大树。这两句用涛涛的大河和茂盛的大树比喻陶氏祖先的兴盛。

(14)载:开始。罗:罗列,布列。这两句用群川始导于长源、众枝条皆布列于洪柯,比喻陶氏家族的后代虽枝派分散,但都导源于鼻祖。

(15)时:指时运。语默:代指出仕与隐逸。《周易?系辞》:“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语或默。”语,显露;默,隐没。隆:高起、兴盛。窊(wā蛙):低洼。隆窊:谓地势隆起和洼下,引申为起伏、高下,或盛衰、兴替。

(16)中晋:晋世之中,指东晋。融:光明昭著。长沙:指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陶侃在晋明帝时因功封长沙郡公。

(17)桓桓(huán 环):威武的样子。 伊:语助词。

(18)畴:使相等。《后汉书?祭遵传》:“死则畴其爵邑,世无绝嗣。”李贤注:“畴,等也;言功臣死后子孙袭封,世世与先人等。”专:主掌。南国:南方诸侯之国。陶侃曾镇武昌;都督荆、湘、江等州军事;平定湘州刺史杜弢、广州刺史王机、交州梁硕的叛乱,进号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19)遂:成。辞归:《晋书》本传载,陶侃逝世的前一年,曾上表逊位。临宠不忒(tè特):在荣宠面前不迷惑。忒:差错。

(20)斯心:指“功遂辞归,临宠不忒”的思想境界。近:近世。这两句是说,像陶侃那样的思想境界,在近世是难以得到的。

(21)肃:庄重,严肃。慎终如始:谓谨慎从事,善始善终。

(22)直:正直。方:法则。二台:指内台外台。据《汉官仪》:御史台内掌兰台秘书,外督诸州刺史,故以御史台为内台,刺史治所为外台。千里:为郡守所管辖的区域。陶渊明的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这两句说,陶茂的正直严明是朝廷内外官员的楷模,他的恩惠使全郡百姓和悦。

(23)於皇:赞叹词。皇:美,正。仁考:仁慈的先父。考,是对已死的父亲的称谓。淡焉虚止:即恬淡无为的意思。焉、止,皆语助词。

(24)寄迹风云:暂时托身于仕途。古人常把做官叫作风云际会。冥兹温喜:没有欢喜和恼怒的界限。即得官没有欢喜之情,失官亦无恼怒之色。《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温色。”这两句是诗人说自己的先父不以做官为意的态度。

(25)嗟:感叹。寡陋:见闻狭窄,学识浅薄。瞻望弗及:谓不如前辈。

(26)华鬓:花白的头发。负影只立:只身单影,孤独一人。

(27)三千之罪:《尚书》:“五刑之属三千。”意谓犯五刑罪的有三千种之多。无后为急:《孟子?离娄》:“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即无子。急,指最重要的。

(28)呱(gū 姑):婴儿啼哭声。

(29)卜(bǔ 补):占卜,古人用火的龟甲,视其裂纹作为吉凶的预兆。这两句是说,儿子的出生时日,为吉日良辰。

(30)俨(yǎn 眼):恭敬)庄重。古人的名与字多取相近的意义。陶渊明给长子起名与字取义于《礼记?曲礼》:“毋不敬,俨若思。”

(31)温恭:温和恭敬。念兹在兹: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夏书》曰:‘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原指念念不忘于某一件事情,这里是诗人希望儿子要念念不忘自己名字的含义。

(32)孔伋(jí极):字子思,孔子之孙。相传孔伋忠实地继承了孔子的儒学思想。陶俨字求思,含有向孔伋学习的意思。庶:庶几,表示希望之词。企:企及,赶上。而:语助词。

(33)厉:同“疠”,患癞病的人。 遽(ju 据):急,骤然。此二句本《庄子?天地篇》:“厉之人夜半生其子,这取火而视之,汲汲然唯恐其似己也。”这两句

的意思是作者唯恐儿子像自己一样寡陋。

(34)凡百:概括之辞。《诗经?小雅?雨无正》:“凡百君子,各敬尔身。”凡百是“凡百君子”的简语。心:指对儿子的希冀之心。奚:古疑问词,何。特:独。

(35)可:合宜,好。

(36)斯:此,这。

(37)日居月诸:语出《诗经?邶风?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意思是说时光一天天地过去。居、诸,皆语助词。孩:幼儿。

(38)这两句是诗人告诫儿子应小心谨慎地处世,懂得幸福不会凭空而来,灾祸却容易招来。

(39)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奋不懈。愿尔斯才:希望你成才。

(40)亦已:也就罢了。焉哉:感叹词。

[译文]

我家祖先甚遥远,

帝尧之世称陶唐。

其后为臣宾于虞,

历世不绝显荣光。

御龙效力于夏世,

豕韦亦曾辅佐商。

周世陶叔甚端庄,

我祖由此得盛昌。

乱世纷纷属战国,

衰颓冷落彼东周。

凤凰隐没在林中,

隐士幽居在山丘。

虬龙奔腾绕乌云,

鲸鱼奔窜掀激流。

上天成全立汉代,

顾念我祖封愍侯。

赫赫愍侯声威扬,

命中注定辅帝王。

英勇威武仗剑行,

屡立战功在疆场。

汉帝盟誓泽子孙,

我祖受封甚荣光。

陶青勤勉任丞相,

先人功业得弘扬。

涛涛大河源头长,

茂盛大树干粗壮。

群川支流共来源,

众枝虽繁依树长。

时运有显有隐没,

起伏盛衰岂有常?

在我东晋鼎盛日,

长沙郡公业辉煌。

威武英姿长沙公,

功勋卓著道德崇。

天子赐爵永世袭,

分掌军权司南征。

功成不居愿辞归,

心明无须恃荣宠。

谁说如此高尚心,

近世能得再遭逢?

我祖严肃且稳重。

谨慎善始亦善终。

正直严明树楷模,

恩惠遍郡似春风。

可赞先父仁慈心,

恬淡无为不求名。

暂时托身于仕途,

不喜不怒得失同。

叹我寡闻学识浅,

仰望前辈难企及。

自顾华发心惭愧,

孤身一人负影立。

刑罚罪过有三千,

身后无儿数第一。

我心为此甚忧虑,

欣然听你叭叭啼。

我子降生我占卜,

皆曰吉日兼良时。

为你取名叫做俨,

为你取字叫求思。

温和恭敬朝夕处,

名字含义须牢记。

孔子贤孙名孔伋,

愿你效法能企及。

癫病患者夜生子,

急取灯火瞧仔细。

凡百君子皆有心,

并非唯独我自己。

既见我儿喜降生,

实愿将来有出息。

人们经常这样讲,

此情真诚无假意。

日月如梭去匆匆,

我儿渐渐会成长。

幸福不会凭空至,

灾祸容易身边降。

早起晚睡须勤奋。

愿你未来成栋梁。

如你竟然不成才,

休矣休矣我心枉。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诗集
  • 归园田居 其一 - 陶渊明 - [魏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归园田居 其三 - 陶渊明 - [魏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饮酒 其五 - 陶渊明 - [魏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饮酒 二十 - 陶渊明 - [魏晋]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 归园田居 其二 - 陶渊明 - [魏晋]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 一作:墟曲人)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 归园田居 其五 - 陶渊明 - [魏晋]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 饮酒 其一 - 陶渊明 - [魏晋]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 饮酒 其九 - 陶渊明 - [魏晋]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 归园田居 其四 - 陶渊明 - [魏晋]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 杂诗 其二 - 陶渊明 - [魏晋]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