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凤城春浅》

陈允平 [宋]
凤城春浅。寒压花梢颤。有约不来梁上燕。十二绣帘空卷。去年共倚秋千。今年独倚阑干。误了海棠时候,不成直待花残。
《清平乐·凤城春浅》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闺妇之思的词作,大概作于词人留居钱塘之时。

全词以“凤城春浅,寒压花梢颤”起句。“凤城”即南宋京城临安。“春浅”言初春,指出季节。“寒压花梢颤”,因时为初春,故残寒肆虐,花梢打颤,“压”字给人以寒气如磐的沉重之感,一方面渲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同时也暗示着人物怨恨的特有心境。这是情景交融 ,以景衬情。“有约”一句言因为刚入春天还冷的缘故,因此见不着燕子踪迹。此写燕,实用以寄托思妇的重重心事 。说“有约”,是嘱燕传递天涯芳信,但燕却违约不来,故接用“十二绣帘空卷”一句 ,将闺妇思夫的烦恼无端发泄到燕子身上。“十二绣帘 ”,泛指帘幕 。燕巢梁上,垂帘妨碍燕子活动,故须卷起 。“空卷”一词,寓有思妇盼燕归来的急迫心情和对梁燕不来的惆怅与空虚,思妇在春寒中翘首期盼的痴怜之态跃然纸上,真切生动。

下片之结构,全由上片结句而来,正面抒写思妇的相思幽怨情怀 。“去年共倚秋千”一句意即见秋千而触动旧欢 ,用“去年”,引出往昔情事,心中荡起一层幸福的涟漪。

“今年独上阑干”一句,忽又跌入眼前“独上阑干”的寂寞凄清苦闷之情。去年今日,一欢一恨,形成鲜明对比。结句转入幽怨,埋怨所爱的人不能及时惜花,误了花期,相思之重,故埋怨之深。

全词所写虽然缠绵悱恻的闺怨之情,但艺术上有其鲜明的风格和特色。就结论而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平正和谐,而缺乏变化,虽然不能反映起伏不定的感情,却正好适宜于表现幽怨与含蓄的情怀;就人物而论,没有涉及女性的体态服饰,写其轻嗔薄怒之态,人却隐而不露,走见词风的平正雅致。语言含蓄委婉,清丽可人。铭心刻骨的相思一诉诸文字,却成了“误了海棠时候 ,不成直待花残”。这里,没有直白的表达,也没有强烈指责,有的只是“十二绣帘空卷”的痴心与怅然,和平婉曲但含思凄迷哀婉,而思妇的情态及思绪的微澜,描画得生动传神。南海伍崇曜跋《日湖渔唱 》,曾标举此词下片云 :“清转华妙 ,宜玉田生秀冠江东,亦相推挹矣。”这“清转华妙”四字,道出了本词的艺术特色。

陈允平诗集
  • 菩萨蛮·杏花枝上莺声嫩 - 陈允平 - [宋]

    杏花枝上莺声嫩。凤屏倦倚人初困。 金兽莫添香。香浓情转伤。 云沈归雁杳。绿涨江南草。 独倚夕阳楼。双帆何处舟。
  • 菩萨蛮·银城远枕清江曲 - 陈允平 - [宋]

    银城远枕清江曲。汀洲老尽蒹葭绿。 君上木兰舟。妾愁双凤楼。 角声何处发。月浸溪桥雪。 独自倚阑看。风飘襟袖寒。
  • 点绛唇·眉叶颦愁 - 陈允平 - [宋]

    眉叶颦愁,泪痕红透兰襟润。雁声将近。须带平安信。独倚江楼,落叶风成阵。情怀闷。蝶随蜂趁。满地黄花恨。
  • 点绛唇·别後长亭 - 陈允平 - [宋]

    别後长亭,翠芜寂寞分襟地。雁书空寄。归梦频东里。一曲秋风,写尽渊明意。凝情际。雨襟烟袂。都是黄花泪。
  • 点绛唇·分袂情怀 - 陈允平 - [宋]

    分袂情怀,快风一箭轻帆举。暮烟云浦。芳草斜阳路。输与闲鸥,朝暮潮来去。空凝伫。小桥樊素。金屋春深处。
  • 点绛唇·莺语愁春 - 陈允平 - [宋]

    莺语愁春,海棠风里胭脂雨。酒怀慵举。闲扑亭前絮。漠漠斜阳,截断愁来路。凭阑伫。满怀离苦。分付楼南鼓。
  • 鹧鸪天·谁向瑶台品凤箫 - 陈允平 - [宋]

    谁向瑶台品凤箫。碧虚浮动桂花秋。 风从帘幕吹香远,人在阑干等月高。 金粟地,蕊珠楼。佩云襟雾玉逍遥。 仙娥已有玄霜约,便好骑鲸上九霄。
  • 鹧鸪天·四壁图书静不哗 - 陈允平 - [宋]

    四壁图书静不哗。里湖深处隐人家。斑衣自斗百家彩,乌帽亲裁一幅纱。新酿酒,旋烹茶。半溪霜月正梅花。前庭手种红兰树,看到春风第二芽。
  • 满江红·目断江横 - 陈允平 - [宋]

    目断江横,相思字、难凭雁足。从别后、倦歌慵绣,悄无拘束。烟柳翠迷星眼恨,露桃红沁霞腮肉。傍琐窗、终日对文枰,翻新局。 频暗把,归期卜。芳草恨,阑干曲。谢多情海燕,伴愁华屋。明月自圆双蝶梦,彩云空伴孤鸾宿。任画帘、不卷玉钩闲,扬花扑。
  • 浣溪沙·杨柳烟深五凤楼 - 陈允平 - [宋]

    杨柳烟深五凤楼。绣帘风飏玉梭球。 夜寒谁伴锦香篝。残月有情圆晓梦, 落花无语诉春愁。宝笙偷按小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