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

辛弃疾 [宋]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见君谏疏频上,高论挽天回。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水调歌头 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解析

①作期同上,写于罢居带湖初期。汤朝美司谏:汤邦彦字朝美,镇江人。据《京口耆旧传》卷八,谓其任左司谏(掌讽喻规谏)时,“论事风生,权幸侧目”。后因使金不力,有辱气节,编管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又量移信州,和稼轩结识。稼轩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朝美和之,稼轩再用原韵作此词,以示答谢。词上片写友人,下片写自身。写友人充满同情,劝尉,称颂,激励;写自身则自嘲,自笑,自悲,自愤;对比鲜明,稼轩此类词大率如是。然则,汤朝美因使金辱国而贬,难与稼轩罢归相提并论。“千古忠肝义胆”云云,恐是过誉。上片结于友人即将奉诏再起,意在反衬自身赋闲处境;下片收之以愁,愁白发陡生,壮志不酬。

②虎豹九关: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辛词借喻宫门森严,见君不易。

③“见君”两句:谓汤朝美屡屡进谏,挽回君意。按:汤朝美贬前深受重用,“言听谏行”(《漫塘集·颐堂集序》),孝宗曾手书“以身许国,志若金石,协济大计,始终不移’以赐。“圣意所疑,辄以诹问”(《京口耆旧传》)。谏疏:进谏的奏章。挽天回:《旧唐书·张玄素传》:“房玄龄曰:‘以卑干尊,古来不易,非其忠直,安能若此。’魏征叹曰:‘张公论事,遂有回天之力。’”

④“千古”三句:谓友人忠心耿耿,不想贬谪蛮荒,但又劝他休提往事。万里蛮烟瘴雨:指汤朝美贬新州事。新州,即今广东新兴县,在当时被认为是僻远蛮荒之地,且有瘴气之患。

⑤“政恐”两句:言汤朝美不久将被朝廷重新起用。政恐不免:做官在所难免。政,同“正”。此借用东晋谢安语。谢安未仕前,弟兄有富贵者,倾动乡里。刘夫人戏谓安曰:“大丈夫不当如此乎?”谢安不屑地说:“但恐不免耳。”(《世说新语·排调篇》)日边:指皇帝身边。

⑥“笑吾庐”三句:谓自家门径冷落,草掩苔封。

⑦“未应”两句:自谓英雄无用武之地。《世说新语·任诞篇》称毕茂世为人旷达,曾说:“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便足了一生。”

⑧馀事:闲事。老子颇哀:暗用汉马援语。《后汉书·马援传》:“诸曹时白外事,援辄曰:‘此丞掾之任,何足相烦;颇哀老子,使得遨游。’”哀:怜悯。

⑨“白发”两句:反用黄庭坚《次韵裴仲谋同年》诗意:“白发齐生如有种,青山好去坐无钱。”黄诗说白发齐生,如种萌发。辛词则谓白发无种,非醉时自生,而是醒时一一栽种,意谓愁白了头。宁:难道,岂。

http://www.blogms.com/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134066

------------------------------------------------

辛弃疾四十二岁那年,被监察御史王蔺弹劾,削职后回上饶带湖闲居。有曾任司谏的汤朝美自广东亲州贬所量移江西信州(今上饶 ),二人相见,由于处境相近,同样受着打击,而且志同道合所以有相濡以沫之情。先是 ,辛赋《水调歌头》(盟鸥)汤以韵相和;辛又用原韵,赋此阕谢答。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 。”“金阕”、“九关”均喻指宫廷,十字写的是皇宫富丽堂皇 ,气象森严。在那里,朝美“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四句两层,一张一弛 ,作者描绘出朝美朝堂上从容和无畏 。据《稼轩词编年笺注 》引《 京口耆旧传·汤邦彦传》:“时孝宗锐意远略,邦彦自负功名,议论英发,上心倾向之,除秘书丞,起居舍人,兼中书舍人,擢左司谏兼侍读。论事风生,权幸侧目。上手书以赐,称其‘以身许国,志若金石,协济大计,始终不移 ’。及其他圣意所疑 ,辄以诹问。”那时候的宋孝宗还有些进取之意。淳熙二年八月派汤朝美使金,向金讨还河南北宋诸帝陵寝所在之地。不料汤朝美有辱使命,回来后龙颜大怒,把他流贬新州,尝尽“蛮烟瘴雨”滋味。这一层“千古”、“万里”两句似对非对,中间再作一暗转。对于心怀忠义肝胆但却遭贬的朋友,辛弃疾并没有大发牢骚,徒增友人的烦闷。而是安慰朝美“往事莫惊猜”(惊猜,惊疑)。因为有才干的人终会发迹的。眼前你不是已经奉诏内调了吗?恐怕还会有消息从皇帝身边下来 ,“日边”这里用以比喻帝王左右,“恐”字是拟想之辞 ,却又像深有把握似的,这是稼轩用典的妙处!从“蛮烟瘴雨”的黯淡凄惶到日边消息之希望复起,中间再作一暗转。上片凡三暗转,大起大落,忽而荣宠有加,忽而忧患毕至;忽而蛮烟瘴雨,忽而日边春来,乍喜乍悲,亦远亦近,变化错综,既是对友人坎坷的同情又有对其振作的鼓励。

下片转叙作者自己乡居生活情怀 。“门掩草,径封苔 ”,本是冷落景象,词人但以一笑置之土。不难看出,这笑,是强作豁达的苦笑,是傲岸不平的蔑笑。下片基调无限幽愤,都被这领起换头的一个“笑”字染上了不协调的色彩,反映出一种由于受压抑而形成的不平而又无奈的心情。一“笑”字,内中感情复杂,可为下片基调之凝练。接下去仍是正言反出:未必我这双手就没有用处,不是可以“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怀”吗?试想,当国步蜩螗之际,他那双屠鲸剚虎的巨手,不能用来扭转乾坤,却去执杯持蟹,这是人间何等不平事!而稼轩但以“未应两手无用”的反语轻轻挑出,愈见沉哀茹痛 。循此一念 ,又找足“说剑”一层。说剑论诗,慨言武备文事。辛弃疾“壮岁旌旗拥万夫 ”,后来又曾上《十论》《九议》,慷慨国事。现在看来 ,这文韬武略都是无用的“余事”。剩下的,他只有终日痛饮长醉,摇摇欲倒。这“醉舞狂歌欲倒”六字,写尽词人悲愤心怀,潦倒情态,然后束以“老子颇堪哀 ”。“堪哀 ”是堪怜念之意,语出《后汉书·马援传》,意思是说,自己如此狂歌醉舞,虚置年华,这心情应该是故人所理解、怜恤的。歇拍“白发宁有种?——醒时栽 ”,将一腔幽愤推向一个高潮 。“白发”写愁,本近俗滥,但稼轩用一“栽”字,翻出了新意 。这两句有几层意思。我春秋正富,本不是衰老的时候;但忧国之思,添我满头霜雪,这是一层。国事不堪寓目,醉中尚可暂忘,醒来则不胜烦忧,此白发乃“——醒时栽”也,又翻进一层。白发并不是自然生出来的,而是“栽”上去的,可见为国势之操劳宦途之喜悲使我年富而白发徒增 。这样,就从根根白发上显示出词人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隐然现出广阔的社会背景,这又是一层 。单就“栽”字齿音平韵,于声则无限延长,于情则芊绵不尽。这下片一路蓄意蓄势,急管繁弦,最终结在这个警句上,激昂排宕,化为感慨深沉。千载后读之,犹觉满腔不平之气,夹风雨霜雪以俱来。

这首词,上片文意一波三折 ,于无字处出曲折,极掩抑零乱,跳跃动荡之美;下片却一气奔注;牢骚苦闷,倾泻而来,并且反语累出,在感情激荡中故作幽塞,豪放中仍不失顿挫曲折,词的构局可谓错综多变。

全词核心在下片,但上下两片,对比映衬,表现力增强。上片一起,白日金阙,虎豹九关,何等高华气象;下片一转,门为草掩,径被苔封,又何等荒凉寂寞!这是一层对比。上片赞美汤朝美,誉其巨手可以“谈笑挽天回 ”;下片写自己,则两手只堪把蟹持杯,又是一层对比。上片写对方,终能日边消息重上朝堂,下片说自己,则满头白发,终日醉舞狂歌为消磨,再加一层对比。通过强烈对比,益见“斯人独憔悴”的不平之情,这是此词的另一个艺术特色。

上片鼓励友人,意气飞扬;下片抒一已之愤,悲愤无奈。乍读之下,上下片的思想感情 ,好像矛盾。其实,此等矛盾之处,正是显示稼轩的伟大之处。稼轩是虽身处闲散而时时不忘忧乐天下的血性男儿。他既不能不为一已之遭际而愤然不平,又不忍以一已之遭遇挫尽天下志士仁人之壮志 。因此 ,他总是本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顽强精神,鼓舞同道,力挽既倒的狂澜 。故上片激劝再三 ,下片却沉忧抑郁。此矛盾虬结之处,正见出词人一片忠贞爱国之苦心,这正是此词的思想光辉之所在。善乎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之评辛苏词曰 :“读苏辛词,知词中有人,词中有品。”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辛弃疾诗集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辛弃疾 - [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青玉案·元夕 - 辛弃疾 - [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辛弃疾 - [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西江月·千丈悬崖削翠 - 辛弃疾 - [宋]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 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 千年往事已沈沈。闲管兴亡则甚。
  • 西江月·宫粉厌涂娇额 - 辛弃疾 - [宋]

    宫粉厌涂娇额,浓妆要压秋花。西真人醉忆仙家。飞珮丹霞羽化。十里芬芳未足,一亭风露先加。杏腮桃脸费铅华。终惯秋蟾影下。
  • 西江月·人道偏宜歌舞 - 辛弃疾 - [宋]

    人道偏宜歌舞,天教只入丹青。喧天画鼓要他听。把著花枝不应。何处娇魂瘦影,向来软语柔情。有时醉里唤卿卿。却被傍人笑问。
  • 西江月·秀骨青松不老 - 辛弃疾 - [宋]

    秀骨青松不老,新词玉佩相磨。灵槎准拟泛银河。剩摘天星几个。奠枕楼东风月,驻春亭上笙歌。留君一醉意如何。金印明年斗大。
  • 西江月·画栋新垂帘幕 - 辛弃疾 - [宋]

    画栋新垂帘幕,华灯未放笙歌。一杯潋滟泛金波。先向太夫人贺。富贵吾应自有,功名不用渠多。只将绿鬓抵羲娥。金印须教斗大。
  • 西江月·风月亭危致爽 - 辛弃疾 - [宋]

    风月亭危致爽,管弦声脆休催。主人只是旧时怀。锦瑟旁边须醉。玉殿何须侬去,沙堤只要公来。看看红药又翻阶。趁取西湖春会。
  • 西江月·贪数明朝重九 - 辛弃疾 - [宋]

    贪数明朝重九。不知过了中秋。人生有得许多愁。惟有黄花如旧。万象亭中殢酒。九江阁上扶头。城鸦唤我醉归休。细雨斜风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