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听兮清珮琼瑶些》

辛弃疾 [宋]
听兮清佩琼瑶些。明兮镜秋毫些。君无去此,流昏涨腻,生蓬蒿些。虎豹甘人,渴而饮汝,宁猿猱些。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无助、狂涛些。


路险兮、山高些。愧余独处无聊些。冬槽春盎,归来为我,制松醪些。其外芳芬,团龙片凤,煮云膏些。古人兮既往,嗟余之乐,乐箪瓢些。
《水龙吟·听兮清珮琼瑶些》解析

原序:用“些”语再题瓢泉,歌以饮客,声韵甚谐,客皆为之

①题云:“再题瓢泉”,当是继上阕《祝英台近》之后,亦庆远元年(1195)之作。用些语:用“些”字作语尾叹声。“些”,为古代楚地方言中的语尾助词,仅表声,无实义。《楚辞》中的《招魂》,即通篇以“些”字作语尾收声。歌以饮客:用此歌助客酒兴。声韵甚谐:声调和韵律非常和谐悦耳。(jiào叫):喝尽杯中之酒,犹言“干杯”。此仿《招魂》体,系词中创格。托名招魂,亦泉亦己,借以明志抒怀。是以貌若光怪陆离,无迹可求,实则处处关合自身,寓情于泉。上片从正反两方面立意:应高洁自守;外界污浊险恶,不可逗留。下片希瓢泉魂兮归来,与我同享宁静悠闲。结韵点明题旨,厌弃官场,甘居山间,清贫自乐。

②“听兮”两句:赞美瓢泉声脆如玉珮叮咚,水明如镜可察秋毫。兮(xī西):语气助词。琼、瑶:都是美玉。镜:此作动词,作“照见”讲。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来的极细小的毛,用以形容极细微的东西。

③君:指瓢泉。去:离开。

④“流昏”两句:浊水会污染你的清白,野草会窒息你的生命。流昏涨腻:两词重义,都指污浊的水。涨腻:用杜牧《阿房宫赋》语:“渭水涨腻,弃脂水也。”(宫女众多,弃下的脂粉竟使渭水为之混浊。)

⑤“虎豹”三句:与其为食人的虎豹解渴,宁肯让吃果的猿猱饮用。甘人:《招魂》写地下幽都的魔鬼食人,有“此皆甘人”句,意谓此物皆以食人为甘美。汝:你,指瓢泉。宁:宁可。猱(náo挠):一种有长臂的猿。

⑥“大而”四句:一旦汇入江海,你切莫推波助澜,覆舟杀生。大:壮大,指泉水与他水合流。覆舟如芥:弄翻船只如同弄翻一棵小草那么容易。

⑦“路险”两句:外面山高路险,而我这里却独处无聊。块予独处:即“予块然独处”,语出《汉书·杨王孙传》,谓孤独自处。

⑧“冬槽”三句:请瓢泉归来为我酿酒。槽:酿酒用的槽床。盎(àng):盛酒用的盆。松醪(láo牢):松子酿成的酒。

⑨“其外”三句:请瓢泉归来为我煮茶。芳芬:此指茶香。团龙、片凤:皆茶名。云膏:形容煎好后的茶如云脂油膏般的软滑宜口。

⑩“古人”三句:古人往矣,我愿效法颜回,清贫自乐。古人:指孔子的大弟子颜回。箪(dān丹)、瓢:盛饭用的圆竹器和饮水用的瓜瓢。孔子曾赞美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瓢泉在江西铅山县东二十五里,泉水清冽,风景幽美。作者在这里有处旧居 。光宗绍熙五年(1194)七月作者被解除知福州兼福建路安抚使的职务后,便来这里“新葺茅檐 ”。闲居宁宗庆元二年(1196)又移居退隐。这首词大致是闲居瓢泉时期写的。

杜甫《佳人》诗云:“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仇兆鳌注概括其意为:“此谓守贞清而改节浊也”。这首词在意境上同杜甫《佳人》诗有相近之处。杜甫以“佳人”作为寓传,作者则以寄言泉水,寓写自己对现实环境的感受。

上阕头二句,从视、听觉来写,表达了作者对泉水的欣赏、赞美之情 。“清珮琼瑶”是以玉珮声形容泉水的优美声响;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也曾写道:“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镜秋毫”是可以照见的秋生羽毛之末来形容泉水的明净。这两句给瓢泉以定性的评价,表明了山泉能保持其可爱的本色,以下通过泉水所处的三种不同状态,来反映作者对泉水命运的设想、担忧及警告。这些刻画,正好用以反衬起笔二句 ,突出“ 出山泉水浊”之意。首先劝阻泉水不要出山(去此 )去流昏涨腻,生长蓬蒿。

“流昏涨腻 ”取意于杜牧《 阿房宫赋》“谓流涨腻,弃脂水也”“虎豹”句,用《 楚辞·招魂 》“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和“此皆甘人”。虎豹以人为美食,渴了要饮泉水,它岂同于猿猱(之与人无害 ),不要为其所用。“大而流江海”三句 ,反用《庄子·逍遥游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对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的语意,谓水积而成大江海,可以视大舟如草叶而倾覆之 ,泉水不要去推波助澜,参预其事。这些都是设想泉水不能自守而主动混入恶浊之中,遭到损害而又害人的危险情况。以上几种描述,想象合理,恰符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现实。

下阕作者自叙,贞洁自守,愤世嫉俗之意。路险山高,块然独处,说明作者对当前所处污浊险恶环境的认识。故小隐于此,长与瓢泉为友,以期求得下文所描写的“三乐”即“饮酒之乐”、“品茶之乐”、“安贫之乐 ”。词的上下阕恰好形成对比。前者由清泉指出有“三险”,后者则由“无聊”想到有“三乐”。其实“三乐”仍是愤世嫉俗的变相发泄。瓢泉甘洌,可酿松醪(松膏所酿之酒 ),写饮酒之乐,实寓借酒消愁;瓢泉澄澈,可煮龙凤茶,品茗闲居,却不被世用;最后写安贫之乐,古人既往,聊寻同调,则与“一箪食一瓢饮 ”颜回一样的便是同志 。箪瓢之“瓢”与“瓢”泉之“瓢”恰同字,以此相关,契合无间。

总观全词,可以用刘辰翁对辛词的评语 :“谗摈销,白发横生,亦如刘越石。陷绝失望 ,花时中酒,托之陶写,淋漓慷慨 ”(《须溪集 》卷六《辛稼轩词序》),来领略这首词的思想情调。瓢泉的闲居并未能使作者的心情平静下来 ,反而是郁积了满腔的愤怒。流露出的对官场混浊,世运衰颓的憎恶并不是衰婉之调,而是一种激昂之声。不可以视之为“ 流连光景,志业之终 ”。尽管词的上片阕似乎构成了不和谐的画面。(上去阕多激愤,下阕多欢乐),但贯通一气的还是愤懑,不同流合污,自守贞洁的浩然之气。这就是刘辰翁所说的“英雄感怆,有在常情之外,其难言者未必区区妇人孺子间也 ”。寓悲愤于欢乐之中,益感其悲愤的沉重 。“含泪的微笑”大概是最悲愤不过的了。

这首词是词体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同于一般的以句子的最后一个字作韵脚的惯例,而是用《楚辞》语尾字“些”作后缀的尾字 ,又另用平声“萧、肴、豪”韵部的字作实际的韵脚 ,这就是所谓的长尾韵。这种格律声韵具有和谐回应的美,犹如是有两个韵脚在起作用。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辛弃疾诗集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辛弃疾 - [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青玉案·元夕 - 辛弃疾 - [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辛弃疾 - [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西江月·千丈悬崖削翠 - 辛弃疾 - [宋]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 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 千年往事已沈沈。闲管兴亡则甚。
  • 西江月·宫粉厌涂娇额 - 辛弃疾 - [宋]

    宫粉厌涂娇额,浓妆要压秋花。西真人醉忆仙家。飞珮丹霞羽化。十里芬芳未足,一亭风露先加。杏腮桃脸费铅华。终惯秋蟾影下。
  • 西江月·人道偏宜歌舞 - 辛弃疾 - [宋]

    人道偏宜歌舞,天教只入丹青。喧天画鼓要他听。把著花枝不应。何处娇魂瘦影,向来软语柔情。有时醉里唤卿卿。却被傍人笑问。
  • 西江月·秀骨青松不老 - 辛弃疾 - [宋]

    秀骨青松不老,新词玉佩相磨。灵槎准拟泛银河。剩摘天星几个。奠枕楼东风月,驻春亭上笙歌。留君一醉意如何。金印明年斗大。
  • 西江月·画栋新垂帘幕 - 辛弃疾 - [宋]

    画栋新垂帘幕,华灯未放笙歌。一杯潋滟泛金波。先向太夫人贺。富贵吾应自有,功名不用渠多。只将绿鬓抵羲娥。金印须教斗大。
  • 西江月·风月亭危致爽 - 辛弃疾 - [宋]

    风月亭危致爽,管弦声脆休催。主人只是旧时怀。锦瑟旁边须醉。玉殿何须侬去,沙堤只要公来。看看红药又翻阶。趁取西湖春会。
  • 西江月·贪数明朝重九 - 辛弃疾 - [宋]

    贪数明朝重九。不知过了中秋。人生有得许多愁。惟有黄花如旧。万象亭中殢酒。九江阁上扶头。城鸦唤我醉归休。细雨斜风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