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如临邑,至山昔山湖亭奉怀李员外率尔成兴》
杜甫
[唐]
野亭逼湖水,歇马高林间。鼍吼风奔浪,鱼跳日映山。暂游阻词伯,却望怀青关。霭霭生云雾,唯应促驾还。
野亭逼湖水①,歇马高林间②。鼍吼风奔浪③,鱼跳日映山④。暂游阻词伯⑤,却望怀青关⑥。霭霭生云雾⑦,惟应促驾还⑧。
(上四,湖亭之景。下四,怀李员外。鼍吼乘风,故激波生浪。鱼跳水动,故日光映山。此登亭而见湖中之胜也。词伯,指李员外。李在青关,故阻而怀思。关近临邑,故望其早还。)
①《后汉书》:“郭伋止野亭”。庾信诗:“野亭高被马。”曹植诗:“湖水何汹汹。”②庾信诗:“树阴逢歇马。”陶潜诗:“微风洗高林。”③《草木疏》云:组形似蜥蝎,四足,长丈余,首尾皆有鳞甲。《续博物志》:鼍,一名土龙,其声如鼓。④《杜臆》:风奔浪,奔字奇妙。鱼跳句,偶然触目,所云率尔成典也。⑤《论衡》:“文词之伯。”⑥【远注】却望,退望也。张正见诗:“扬鞭还却望。”【朱注】青关或云即徐州穆陵关,未知是否。⑦吴均诗:“霭霭隐青林。”《楚辞》:“云雾会兮日冥晦。”⑧《前汉·朱博传》:“告外趣驾。”注:趣读曰促。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
春望》《
北征》《
三吏》《
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
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
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