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京三首》

杜甫 [唐]
仙仗离丹极,妖星照玉除。须为下殿走,不可好楼居。暂屈汾阳驾,聊飞燕将书。依然七庙略,更与万方初。生意甘衰白,天涯正寂寥。忽闻哀痛诏,又下圣明朝。羽翼怀商老,文思忆帝尧。叨逢罪己日,沾洒望青霄。汗马收宫阙,春城铲贼壕。赏应歌杕杜,归及荐樱桃。杂虏横戈数,功臣甲第高。万方频送喜,无乃圣躬劳。
《收京三首》解析

仙仗离丹极①,妖星带玉除②。须为下殿走③,不可好楼居④。暂屈汾阳驾⑤,聊飞燕将书⑥。依然七庙略,更与万方初⑦。

(首章,从陷京说至收京,在四句分截。仙仗,指上皇,妖星,指禄山。须为下殿,谓宫阙忽离。不可楼居,见奉仙无益。此追叙往事。驾曰暂屈,言上皇将回。书曰聊飞,言河北易定。末喜更新气象也。)

①《郴阳仙传》:苏躭被命升仙,辞母曰:“仙仗临门,不得终养。”《唐书·仪卫志》:凡朝会之仗五:一曰供奉仗,二曰亲仗,三曰勋仗,四曰翊仗,五曰散手仗,皆带刀捉仗,立于东西廊下。【邵注】天子有太极殿,以丹掩泥,涂殿上地,故庭曰丹墀。②妖星,凡二十一星。《晋·载记》:刘曜曰:“昨夜妖星犯月。”《安禄山事迹》:禄山生夜,赤光旁照,群兽四鸣,望气者见妖星芒炽,落其穹庐。带玉除,即“春星带草堂”意。曹植诗:“凝霜依玉除。”③《梁·武帝纪》:谚云:“荧惑入南斗,天子下殿走。”乃跌足下殿以禳之。④《汉·武帝纪》:公孙卿曰:“仙人好楼居。”于是令长安作飞廉、桂馆,甘泉作益寿、延寿观。⑤《庄子》:尧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杜臆》:汾阳句,暗藏丧天下在内。⑥《史记》: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将惧诛,不敢归。田单攻之,岁余不下。仲连乃为书约之矢,射城中,遗燕将。燕将见书,泣而自杀。庚信诗:“愿得鲁连飞一箭,持寄思归燕将书。”⑦《王制》:天子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羊祜传》:祜外扬王化,内经庙略。庾肩吾诗:“方凭七庙略,更雪五陵冤。”赵曰:兵谋谓之庙略,盖计划于七庙中也。按:燕将书,《钱笺》引哥舒翰至洛阳,禄山令以书招李光弼等,此却是燕将飞书。卢注以诸将答翰书,切责其不死为证,此合于飞书燕将。但俱属去年事,于收京不切。朱注云:自香积寺北之捷,王师振威,贼徒胆落,严庄来降,思明纳款,河北事势,折简可定,故用仲连射书事。此说当从。

朱鹤龄曰:玄宗晚节怠荒,深居九重,政由妃子,以致播迁之祸。公不忍显言,而寓意于仙人之楼居,因贵妃尝为女道士,故举此况之。《连昌宫辞》:“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干立。”此一的证。

其二

生意甘衰白①,天涯正寂寥。忽闻哀痛诏②,又下圣明朝③。羽翼怀商老④,文思忆帝尧⑤。叨逢罪己日,洒涕望青霄⑥。

(次章,在鄜而喜收京,亦四句分截。言自甘衰白,寥落天涯,忽闻诏书再下,喜何如矣。此时怀商老而李泌已去,忆帝尧而上皇初归,有关于朝事君德者非小。只恐罪己之日,又增阙失,是以望青霄而洒涕耳。赵汸云:甘字、正字、忽字、又字,呼应起伏,有出自望外意。)

①周王褒诗:“寂寥灰心尽,摧残生意余。”赵汸云:生意,似指恩泽言。嵇康《养生论》:“积损成衰,从衰得白,从白得老。”注:“白,谓白发。”②《汉·西域传》:武帝弃轮台,下哀痛之诏。《旧唐书》:是年十月,肃宗还京。十一月壬申朔,御丹凤楼,下制曰:“早承圣训,常读礼经,义切奉先,恐不负荷。”十二月戊午朔,又御丹凤门,下制大赦。③《晁错传》:“施利后世,名称圣明。”④《张良传》:四人者隐商雒山,从太子。上召戚夫人指示曰:“彼羽翼已成,难动矣。”⑤《书序》:“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⑥《左传》:“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马融疏:“伏读诏书,深惟禹汤罪己之义。”《搜神记》:“洒涕而别。”朱鹤龄曰:羽翼,指广平王而言。肃宗前以良娣、辅国之谮,赐建宁王死。至是广平初立大功,又为良娣所忌,潜构流言,虽李泌力为调护,而时已还山。公恐复有建宁之祸,故不能无思于商老也。又云:肃宗之失,不在灵武即位之举,而在还京以后,失于定省,使良娣、辅国得媒孽其间,以致劫迁西内,子道不终。是年十二月,上皇还居兴庆宫,父子之间,猜疑未见,而公于此若深有见于其微者,曰“忆帝尧”,欲其骂于晨昏之恋也。沾洒青宵,其所以望肃宗者,岂不深且厚耶。

其三

汗马收宫阙①,春城铲贼壕②。赏应歌《杕杜》③,归及荐樱桃④。杂虏横戈数⑤,功臣甲第高⑥。万方频送喜⑦,无乃圣躬劳⑧。

(三章,收京而忧事后,亦四句分截。宫阙已收,贼壕可铲,赏功荐庙,即在来春时也。但恐回绝恃功邀赏,诸将僭奢无度,故又为之虑曰:今京师收复,此万方送喜之时,无乃圣躬焦劳之渐乎。公盖忧卤横臣骄,将成蹂躏跋扈之势,厥后边方猾夏,藩镇专权,果如所虑,惜当时不能见及此耳。)

①《晋世家》:“矢石之难,汗马之劳。”班婕妤《捣素赋》:“登薄躯于宫阙兮。”②谢朓诗:“春城覆白日。”庾信《枯树赋》:“平鳞铲甲。”铲,削平也。③《诗序》:“《杕杜》,劳远役也。”④《月令》:“仲夏之月,天子乃羞以含桃,先荐寝庙。”注:“含桃,樱桃。”⑤郭钦疏:“渐徙内郡杂虏于边地。”庾肩吾诗:“横戈念北奔。”⑥《汉·高帝纪》:“吾于天下贤士功臣,可谓无负矣。”杨炯碑:“甲第何高。”甲第,谓甲乙之第,言第一等第宅也。《长安志》天宝中,京师堂寝,已极宏丽,而第宅未甚逾制。安史之后,大臣宿将,竞崇栋宇,无有界限,人谓之木妖。⑦《易林》:“讴歌送喜。”⑧孔融疏:“身为圣躬,国为神器。”【黄生注】从五六读下,则结尾二句,乃反辞致讽,见公虑事之深,爱君之切。按末句,旧有两说。师氏曰:此圣主之勋劳,人臣不宜夺天工以为己力。此说归功主上,其意是矣,但于无乃二字,下得太轻。朱云:圣躬劳,即“大夫夙退,无使君劳”之意。此说作喜幸之词,但于上文横戈甲第,不见关合耳。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诗集
  • 绝句 - 杜甫 - [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登高 - 杜甫 - [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绝句 - 杜甫 - [唐]

    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杜甫 - [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望岳 - 杜甫 - [唐]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霜。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 望岳 - 杜甫 - [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望岳 - 杜甫 - [唐]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如儿孙。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 春望 - 杜甫 - [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石壕吏 - 杜甫 - [唐]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 春夜喜雨 - 杜甫 - [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