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还山后寄三首》

杜甫 [唐]
山晚浮云合,归时恐路迷。涧寒人欲到,村黑鸟应栖。野客茅茨小,田家树木低。旧谙疏懒叔,须汝故相携。白露黄粱熟,分张素有期。已应舂得细,颇觉寄来迟。味岂同金菊,香宜配绿葵。老人他日爱,正想滑流匙。几道泉浇圃,交横落慢坡。葳蕤秋叶少,隐映野云多。隔沼连香芰,通林带女萝。甚闻霜薤白,重惠意如何。
《佐还山后寄三首》解析

山晚黄云合①,归时恐路迷。涧寒人欲到,林黑鸟应栖。野客茅茨小②,田家树木低③。旧谙疏懒叔④,须汝故相携。

(首章,赠佐还山。一四写暮景,下四念山居。《杜臆》:佐所居,以山云涧水为胜,故三诗两及之。须汝相携,欲与偕隐也。)

①塞云多黄,故公诗云“黄云高未动”,又云“山晚黄云合。”梁简文帝诗:“洗兵逢骤雨,送阵出黄云。”②陶潜诗:“茅茨已就治。”③应璩诗:“田家无所有,酌醴焚枯鱼。”④嵇康《绝文书》:“性复疏懒。”

其二

白露黄粱熟①,分张素有期②。已应春得细③,颇觉寄来迟。味岂同金菊④,香宜配绿葵⑤。老人他日爱,正想滑流匙。

(次章,望佐寄米也。八句皆叙事,上半嫌其寄迟,下乃促其速致。《杜臆》:素有期,谓粱熟则分饷,旧有此例。菊、葵,皆秋时物产,故以相比。他日,言平时。米精则饭滑。)

①《月令》:季秋之月,白露降,农乃登谷,是黄粱熟于秋候也。乐府:“石上慊慊舂黄粱。”苏恭《本草》:黄粱,出蜀汉商浙间,香美胜于诸粱,人谓竹根黄。②钟会檄:“分张守备。”后魏高允《徵士颂》:“在者数子,仍复分张。”《北史》:蠕蠕阿那瓌言:“老母在彼,万里分张。”《高僧传》:道安为朱序所拘,乃分张徒众。王羲之帖:“秋当解褐,行复分张。”庚信《伤心赋》:“兄弟则五郡分张,父子则三州离散。”李白诗:“不忍云间两分张。”【朱注】分张,分别之时。③淮南子:“量粟而春。”【吴注】古乐府:“石上慊慊春黄粱。”④《本章》:菊,一名金芷。《月令》:“孟秋之月,菊有黄华。”⑤《》:“七月烹葵及菽。”《闲居赋》:“绿葵含露。”【钱笺】《颜氏家训》:蔡郎者讳纯,遂专呼莼为露葵。承圣中,有士人聘齐,主客郎李恕问曰:“江南有露葵否?”答曰:“露葵是莼,水乡所出,今食者绿葵耳。”

其三

几道泉浇圃①,交横落幔坡②。藏蕤秋叶少③,隐映野云多④。隔沼连香斐⑤,通林带女萝⑥。甚闻霜薤白⑦,重惠意如何。

(三章,索佐寄薤也。流泉注坡,藉以灌蔬,故菜叶映云而增绿。且芰萝之间,杂栽霜薤,故又索其重寄也。芰连各沼,萝带一林,二句点圃中景物,然只轻带以起霜薤,诗当会意解,方见融贯。重惠,承黄粱说。)

①《杜臆》:浇圃之泉,即前侵篱之水。旧说谓泉水交横而落坡,其坡上青翠如幔。汪瑗、顾宸皆云:泉浇圃,幔落坡,乃平对之词。设幔于坡,以防鸟雀,是为瓜果而设者,交横乃坡上慢影,此另一说。庾信诗:“滴沥泉浇路。”②《舞鹤赋》:“浮影交横。”江总诗:“曲涧停骋响,交枝落幔阴。”③葳蕤,有两解:一作盛貌,一作衰貌。王粲诗:“吴天降丰泽,百卉挺葳蕤。”鲍照诗:“葳蕤被园藿。”司马相如《封禅书》:“纷纶葳蕤。”注:“葳蕤,委顿也。”王融诗:“秋叶少欣荣。”④卢思道诗:“可怜疏复密,隐映当窗人。”⑤《武陵记》:两角曰菱,三角四角曰芰,通谓之水栗。⑥范云诗:“通林鸟声娇。”《》:“茑与女萝,施于松柏。”旧注:“女萝,松萝也。”⑦《闲居赋》:“白薤负霜。”《唐本草》:薤是韭类,有赤白二种,白者补而美。《图经本草》:薤,春秋分莳,至冬叶枯。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诗集
  • 绝句 - 杜甫 - [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登高 - 杜甫 - [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绝句 - 杜甫 - [唐]

    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杜甫 - [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望岳 - 杜甫 - [唐]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霜。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 望岳 - 杜甫 - [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望岳 - 杜甫 - [唐]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如儿孙。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 春望 - 杜甫 - [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石壕吏 - 杜甫 - [唐]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 春夜喜雨 - 杜甫 - [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