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潭》

杜甫 [唐]
青溪合冥莫,神物有显晦。龙依积水蟠,窟压万丈内。跼步凌垠堮,侧身下烟霭。前临洪涛宽,却立苍石大。山色一径尽,崖绝两壁对。削成根虚无,倒影垂澹瀩。黑如湾澴底,清见光炯碎。孤云倒来深,飞鸟不在外。高萝成帷幄,寒木累旌旆。远川曲通流,嵌窦潜泄濑。造幽无人境,发兴自我辈。告归遗恨多,将老斯游最。闭藏修鳞蛰,出入巨石碍。何事暑天过,快意风雨会。
《万丈潭》解析

方舆胜览》:万丈潭,在同谷县东南七里,俗传有龙自潭飞出。梦弼曰:同谷有凤凰潭,一名万丈潭,盖两山危立,其下泓澄万丈。《杜臆》:同谷有龙峡,峡傍有潭,其深莫测,曰万丈潭。

青溪含冥寞①,神物有显晦②。龙依积水蟠③,窟压万丈内④。

(领起全局。《杜臆》:青溪与神物,合而成其神异,起语大有力量。龙承神物,窟承青溪。)

①《世说》:谢益寿曰:“青溪之曲,复何穷尽。”庾信诗:“冥寞尔游岱。”②《》:“天生神物。”③《荀子》:“积水成渊,蛟龙生焉。”④潘岳《梅赋》:“悬水万丈。”

跼踢步凌垠堮①,侧身下烟霭。前临洪涛宽②,却立苍石大。山危一径尽,岸绝两壁对。削成根虚无③,倒影垂澹濧④。

(下两条,申言青溪含冥漠。此自山上而及潭中也。曰跼、曰侧、曰前、曰却、历尽高下前后矣。一径,路之狭。两壁,岩之峭。削成,壁深入。倒影,山下照。)

①《淮南子》:“出于无垠堮之门。”许慎注:“垠堮,端崖也。”②《洛阳伽蓝记》:洛水《永桥铭》:“前临少室,却负太行。”此“前”“却”二字所本。《杜臆》:前临洪涛,指嘉陵江,盖同谷之东河南河,俱入龙峡而注于嘉陵江也。东河源出秦州南,南河源出清渠堡南。《海赋》:“洪涛澜汗,万里无际。”③《山海经》: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相如《子虚赋》:“乘虚无。”④《汉·郊祀志》:“登遐倒影。”晋庐山道人《游石门诗序》:“流光回照,则众山倒影。”郑曰:澹瀩,犹澹沲也。《集韵》作■,水带沙往来貌。《广韵》:“濧,清也,濡也。”【吴注】《天台赋序》:“或倒影于重溟。”

黑知湾澴底①,清见光炯碎。孤云到来深②,飞鸟不在外③。高萝成帷幄④,寒木垒旌筛⑤。远川曲通流,嵌窦潜泄濑。

(此自潭中而及四傍也。黑,言渊底。清,言波面。云鸟,形容潭之深广。萝结若帷,木摇如旆,曲通来水,潜泄去流,此潭外周围之景。《杜臆》:孤云二句,形容虚明空洞,无底无边之神妙。胡夏客曰:上句人犹能作,下句造语更奇)。

①《玉篇》:“澴,聚流也。”②陶潜诗:“孤云独无依。”③阮籍诗:“飞鸟鸣相过。”④陆机诗:“轻条象云构,密叶成翠幄。”⑤康协《终南行》:“枫丹杉碧,垒旌立旆。”

造幽无人境①,发兴自我辈②。告归遗恨多,将老斯游最。闭藏修鳞蛰③,出入巨石碍④。何当炎天过⑤,快意风云会。

(末叹游潭之胜,回应神物有显晦。《杜臆》:幽造发兴,此地灵人杰,遭遇之奇,可一而不可再者,故此游足敌穷途遗恨。【朱注】方冬龙蛰,未能劈石而出,还思暑天过此,观其腾跃于风云之会耳。此章,首段四句起,下三段各八句。)

①《天台赋》:“卒践无人之境。”②《世说》:范荣期云:“应是我辈语。”③《淮南子》:“冬万物闭藏。”④《水经注》:“巨石临危。”徐陵诗:“石碍波前响。”⑤颜延之诗:“炎天方埃郁。”周珽曰:通篇摩写山水,极其幽隐奇怪,令人不觉兴逸心怡。

杨德周曰:山水间诗,最忌庸腐答应,试看杜公《青阳峡》《万丈潭》《飞仙阁》《龙门阁》诸篇,幽灵危险,直令气浮者沉,心浅者深,刻划之中,元气浑沦,窈冥之内,光怪迸发。初学更宜于此缎炼揣摩,庶能自拔泥滓。

昆山王履曰:昌黎《南山》诗,二百四句,铺叙详,文采赡,议者谓其似《上林》《子虚》赋,才力小者不能到。然窃观“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西南雄太白,突直莫间簉。藩都酬德运,分宅占丁戊。逍遥越坤位,诋讦陷乾窦。昆明大池北,去觌偶晴昼。前寻径杜墅,坌蔽毕原陋。初从蓝田入,顾盼劳颈脰”等十余句,凡大山皆可当,不独终南也。况又每有梗韵生意,使文辞牵缀,而义理不得通畅,恐非终南本色耳。文章纵不宜规规传神写照,亦岂宜泛然驾虚立空。驾虚立空以夸其多,虽多亦奚以为?少陵则不然,其自秦入蜀诗二十余篇,皆揽实事实景以入乎华藻之中,是故高出人表,而不失乎文章之所以然。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诗集
  • 绝句 - 杜甫 - [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登高 - 杜甫 - [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绝句 - 杜甫 - [唐]

    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杜甫 - [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望岳 - 杜甫 - [唐]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霜。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 望岳 - 杜甫 - [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望岳 - 杜甫 - [唐]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如儿孙。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 春望 - 杜甫 - [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石壕吏 - 杜甫 - [唐]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 春夜喜雨 - 杜甫 - [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