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三首》

杜甫 [唐]
下马古战场,四顾但茫然。风悲浮云去,黄叶坠我前。朽骨穴蝼蚁,又为蔓草缠。故老行叹息,今人尚开边。汉虏互胜负,封疆不常全。安得廉耻将,三军同晏眠。高秋登塞山,南望马邑州。降虏东击胡,壮健尽不留。穹庐莽牢落,上有行云愁。老弱哭道路,愿闻甲兵休。邺中事反覆,死人积如丘。诸将已茅土,载驱谁与谋。丰年孰云迟,甘泽不在早。耕田秋雨足,禾黍已映道。春苗九月交,颜色同日老。劝汝衡门士,忽悲尚枯槁。时来展材力,先后无丑好。但讶鹿皮翁,忘机对芳草。
《遣兴三首》解析

下马古战场①,四顾但茫然②。风悲浮云去③,黄叶坠我前④。朽骨穴蝼蚁⑤,又为蔓草缠⑥。故老行叹息⑦,今人尚开边⑧。汉虏互胜负⑨,封疆不常全⑩。安得廉颇将(11),三军同晏眠。

(此经战场,而议边将之要功者。上六叙景,下六论事。风悲二句,仰而见者。朽骨二句,俯而见者。廉颇安边而不生事,叹天宝诸将之不然也。)①《史记·张仪传》:“梁之地势,固战场也。”苏武诗:“行役在战场。”②古诗,“四顾何茫茫。”③秦嘉诗:“浮云起高山,悲风激深谷。”④吴均诗:“仲冬黄叶下。”⑤刘向《新序》:文王得朽骨以喻其意。陆机《挽歌》:“丰肌飨蝼蛾。”⑥《恨赋》:“蔓草萦骨,拱木敛魂。”⑦《西征赋》:“讯诸故老。”⑧《汉书·严助传》:武帝开置边郡。⑨鲍照诗,“汉虏方未和。”《庄子》:“一胜一负,兵家常事。”陶潜诗:“似若无胜负。”⑩《孟子》:“域民不以封疆之界。”(11)《史记》:“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其二

高秋登寒山,南望马邑州①。降虏东击胡②,壮健尽不留。穹庐莽牢落③,上有行云愁④。老弱哭道路⑤,愿闻甲兵休。邺中事反覆⑥,死人积如丘。诸将已茅土,载驱谁与谋⑦。

(次章望马邑,讽诸将之败军也。上八叹降夷东征;下四伤邺城师溃。【朱注】降虏,谓秦陇间属夷,调发讨贼者。旧注指回纥,非。黄希曰:诸将不指李、郭,如封朔方大将军孙守亮等九人为异姓王,李商臣等十三人为同姓王,是也。)

①鹤曰:旧注谓马邑州属代州,盖引《前汉志》,而《唐志》代州雁门郡,却不言。按《唐·地理志》,羁縻州内有马邑州,属隶秦州,开元十七年置,在秦成二州山谷间。宝应元年,徒于成之盐井故城。此诗作于乾元二年,则在秦成间。【朱注】故城隶秦州都督府。何逊诗:“追兵赴马邑。”②《前汉书》赞:“日磾出于降虏。”③《汉书·匈奴传》:同穹庐卧。颜注:“穹庐,游帐也,其形穹隆,故曰穹庐。”《东观汉记》:第五伦自度仕宦牢落。④邢子才诗:“愁云聚复开。”⑤《史记·匈奴传》:“贵壮健,贱老弱。”《贾捐之传》:“女子乘亭障,孤儿号道路。”⑥《阴符经》:“人发杀机,天地反覆。”⑦《》:“载驰载驱。”申涵光曰:杜诗“诸将已茅土,载驱谁与谋”。高适亦云“岂无安边策,诸将已承恩”,皆言恩宠太过,将骄不可用也。

其三

丰年孰云迟①,甘泽不在早②。耕田秋雨足③,禾黍已映道④。春苗九月交,颜色同日老⑤。劝汝衡门士⑥,勿悲尚枯槁⑦。时来展才力⑧,先后无丑好⑨。但讶鹿皮翁⑩,忘机对芝草(11)。

(三章睹秋成,感贤士之晚遇也。上六句,兴起下意。秋禾晚登,犹士之晚遇,迟速何足计乎。今既不能遇,当如鹿皮翁之遁世矣。《杜臆》:《遣兴》本意在此章。)

①曹植诗:“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②《荆楚岁时记》:“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陆机赋:“甘泽霶霈。”③《击壤歌》:“耕田而食。”④古诗:“禾黍油油兮。”⑤同日老,即日至皆熟意。⑥《》:“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注:“横木为门,贫者之居也。”⑦《庄子》:枯槁之士宿名。⑧《魏志》:太祖才力过人。⑨《列子》:“贤愚好丑,成败是非,无不销灭。”⑩《列仙传》:鹿皮翁,淄川人也,少为府小吏,举手成器。岑山上有神泉,人不能到。小吏白府君,请木工斧斤三十人,作转轮悬阁。数十日,梯道成,上巅作祠屋,留止其旁。食芝草,饮神泉,七十余年。淄水来山下,呼宗族家室,令上山半。水出,尽漂一郡,没者万计。小吏辞遣宗族下山,著鹿皮衣,去复上阁,后百余年,下,卖药齐市。(11)《高士传》:叶干忘机。胡夏客曰:杜公古诗近体,在长安时才力未为造极。秦州以后,古诗则卓练精深。夔州以后,又纵情杂乱,不及前矣。律诗则老而愈细,四韵固多佳篇,长律尤尽其妙。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诗集
  • 绝句 - 杜甫 - [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登高 - 杜甫 - [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绝句 - 杜甫 - [唐]

    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杜甫 - [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望岳 - 杜甫 - [唐]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霜。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 望岳 - 杜甫 - [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望岳 - 杜甫 - [唐]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如儿孙。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 春望 - 杜甫 - [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石壕吏 - 杜甫 - [唐]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 春夜喜雨 - 杜甫 - [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