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天生百种愁》

徐俯 [宋]
天生百种愁,挂在斜阳树。绿叶阴阴占得春,草满莺啼处。不见生尘步。空忆如簧语。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
《卜算子·天生百种愁》解析

此词写离愁,但能独辟蹊径,创造出一种刚健质朴的意境。

“天生百种愁”,词一开头,就将胸中万斛愁情,喷薄而出,这也是和花间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所不同的。愁本在胸中,怎么会挂在斜阳树呢?这句看似无理的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趋近极至的感情,亦有所本 。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诗云:“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李白写他的心“西挂咸阳树”,全赖“狂风吹”三字作为动力。而徐俯词中的境界则相对静止 ,没有强烈的动词 ,写的是所思之人远在山外,词人举目远望,唯见斜阳照处,烟雾迷茫,绿树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词人触景生情,于是就产生这种形似无理、实却情深的语言。

“绿叶”二句承上语意,描写词人所见景物:树上绿叶,树下芳草,还有那飞舞其间的啼莺,都是当时的景致 。由于词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节奏上趋于舒缓和平稳。就词意而言,说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观树,遂觉满树愁情,而今冷静观察,才知树自为树 ,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极妙。绿树芳草,欣欣向荣;黄莺当春,自鸣得意,与人邈不相涉,唯达其理者体其情也。这里虽宕开一笔,但却使词有了更深的意味。

下片开始具体写所愁的内容:“不见凌波步 ,空忆如簧语 。”从这两句看,主人公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 。“凌波步”,形容女子走路时步履轻盈的姿态,语出曹植《洛神赋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如簧语 ”,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 ,有如音乐 ,语出《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但把原来的贬义改为褒义。此词,由于笔墨有限,不能对佳人之美作细致的描绘,往往只是拣最传神的地方点染几笔;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回在主人翁的胸臆 。因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遮断 ,佳人亿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这两句既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结尾二句,为实写。

结尾两句“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徐俯在这里是说,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盖因所思之人在斜阳外、山那边,这里是照应开头。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照应 ,浑然一体 。这个借喻新奇工巧,历来为人所称道。

徐俯诗集
  • 鹧鸪天·绿水名园不是村 - 徐俯 - [宋]

    绿水名园不是村。淡妆浓笑两生春。笛中已自多愁怨,雨里因谁有泪痕。香旖旎,酒氤氲。多情生怕落纷纷。旧来好事浑如梦,年少风流付与君。
  • 鹧鸪天·满眼纷纷恰似花 - 徐俯 - [宋]

    满眼纷纷恰似花。飘飘泊泊自天涯。雨中添得无穷湿,风里吹成一道斜。银作屋,玉为车。姮娥青女过人家。应嫌素面微微露,故着轻云薄薄遮。
  • 鹧鸪天·宜笑宜颦掌上身 - 徐俯 - [宋]

    宜笑宜颦掌上身。能歌能舞恶精神。脸边红入桃花嫩,眉上青归柳叶新。娇不语,易生嗔。尊前还是一番春。深杯百罚重拚却,只为妖饶醉得人。
  • 鹧鸪天·西塞山前白鹭飞 - 徐俯 - [宋]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浮云万里烟波客,惟有沧浪孺子知。
  • 鹧鸪天·七泽三湘碧草连 - 徐俯 - [宋]

    七泽三湘碧草连。洞庭江汉水如天。朝廷若觅元真子,不在云边则酒边。明月棹,夕阳船。鲈鱼恰似镜中悬。丝纶钓饵都收却,八字山前听雨眠。
  • 春游湖 - 徐俯 - [宋]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 浣溪沙 - 徐俯 - [宋]

    章水何如颍水清。江山明秀发诗情。七言还我是长城。小小钿花开宝靥,纤纤玉笋见云英。十千名酒十分倾。
  • 浣溪沙 - 徐俯 - [宋]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一波才动万波随。黄帽岂如青箬笠,羊裘何似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浣溪沙 - 徐俯 - [宋]

    新妇矶边秋月明。女儿浦口晚潮平。沙头鹭宿戏鱼惊。 青箬笠前明此事,绿穰衣底度平生。斜风细雨小舟轻。
  • 卜算子·心空道亦空 - 徐俯 - [宋]

    心空道亦空,风静林还静。卷尽浮云月自明,中有山河影。供养及修行。旧话成重省。豆爆生莲火里时,痛拨寒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