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二首》

沈如筠 [唐]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陇底嗟长别,流襟一动君。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闺怨二首》解析

这首诗为思妇代言,表达了对征戍在外的亲人的深切怀念,写来曲折尽致,一往情深。

其曲折之处表现为层次递进的分明。全诗四句可分为三层,首二句写愁怨,第二句比第一句所表达的感情更深一层。因为,“雁尽书难寄”,信使难托,固然令人遗恨,而求之于梦幻聊以自慰亦复不可得,就不免反令人可悲了!三四句则在感情上又进了一层,进一步由“愁”而转为写“解愁”,当然,这种幻想,显然是不能成为事实的。这三个层次的安排,就把思妇的内心活动表现得十分细腻、真实。

诗写得情意动人。三四两句尤为精妙,十字之外含意很深。“孤月”之“孤”,流露了思妇的孤单之感。但是,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人们可以千里相共的。愿随孤月,流照亲人,写她希望从愁怨之中解脱出来,显出思妇的感情十分真挚。

诗没有单纯写主人公的愁怨和哀伤,也没有仅凭旁观者的同情心来运笔,而是通过人物内心独白的方式,着眼于对主人公纯洁、真挚、高尚的思想感情的描写,格调较高,不失为一首佳作。

(李敬一)

沈如筠诗集
  • - 沈如筠 - [唐]

    思酸寒雁断,淅沥秋树空。渔阳燕旧都,美女花不如。(见《吟窗杂录》)
  • 寄张徵古 - 沈如筠 - [唐]

    寂历远山意,微冥半空碧。绿萝无冬春,彩云竟朝夕。张子海内奇,久为岩中客。圣君当梦想,安得老松石。
  • 寄天台司马道士 - 沈如筠 - [唐]

    河洲花艳爚,庭树光彩蒨。白云天台山,可思不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