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毗陵赵府,兵后僧多占作佛屋》

汪元量 [宋]
西园春暮。乱草迷行路。风卷残花堕红雨。念旧巢燕子,飞傍谁家,斜阳外、长笛一声今古。


繁华流水去。舞歇歌沈,忍见遗钿种香土。渐橘树方生,桑枝才长,都付与、沙门为主。便关防、不放贵游来,又突兀梯空,楚王宫宇。
《洞仙歌 毗陵赵府,兵后僧多占作佛屋》解析

毗陵,即今江苏常州。元兵挥师南下后,攻打毗陵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 ,毗陵遭受了极大破坏。1276 年春末,汪元量随从三宫赴燕,途径常州,见城破的惨景 ,感怀而作此词 。词中通过一座府邸的变迁,寄寓了对故朝兴亡的伤感。元朝崇信佛教,其时江南释教总统嘉木扬喇勒智仗势横行,穷奢极欲,甚至盗挖南宋六陵,作者借昔日豪华的赵府,却被僧人占作佛屋,作者黯然神伤,颇有感喟。

上片“西园”三句,点明着笔地点 。“春暮”点明晚春时景 ;接着两句一写草 ,一写花:草为“乱草”,杂乱野草,遮没路径;花为“残花”,急风阵阵吹打 ,花瓣纷堕。红雨即指花瓣雨 ,即花瓣散落如雨 ,李贺《将进酒》有“桃花乱落如红雨”的诗句。通过描绘满目凄凉的残春景象,烘托出作者的衰老心态和亡国之悲恨 。“王侯多宅第,草满玉阑干。纵有春光在,人谁看牡丹 ”,汪氏所写的这首诗写草虽乱而花却好,虽描写不同,但意义无异。

残垣断壁,故园不在。词人心事重重,由花园着眼整宅,心中不知何等滋味 。“念旧巢”二句,由点及面由花园进一步写整座邸宅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慨叹东晋王谢等贵族第宅,历经沧桑,豪宅已成废墟,建起平常百姓的住宅,燕子仍来原处做巢,只是屋舍已易他人,此词引用刘诗之意,意为赵府仍在,但已改作佛寺,原来的燕子也不识其处,不知飞到哪家哪户去了。“斜阳外”二句,转写邸宅外景:落日斜照,笛声远送。“今古”,指古今相同,三国时文人向秀,和嵇康、吕安相善后日暮经过故友嵇康 、吕安旧庐 ,闻邻人吹笛 ,“感音而叹”,作《思旧赋》。“长笛一声今古”,也是“感音而叹”的意思。笔致含蓄深曲,令人感慨亲之。

汪元量对琴师音乐特别敏感,常用声音作为其词的结尾,用幽畅的笛声抒发感慨。

怀古声息,笔锋一转,下片又转到府宅、花园本身 。“繁华流水去 ”,是本词所包含之情感。“舞歇”二句展开续写繁华逝去之景象:赵府昔日歌舞升平的景象已为过眼烟云 ,只见遗钿已被泥土所埋 。“忍见”,怎能忍心看到这种景象 。蕴含词中心中一缕怀旧情思。钿,花钿,用金翠珠宝等制成的花朵形的首饰。以“香”形容“土 ”,倍觉哀怨。残留于今日往日的脂粉气,而丽人已不在。

“渐橘树方生 ”四句,重写花园。“渐”、“方”、“才”三字 ,深含潜滋暗长的意味,蕴藏无限生机。橘树和桑树颇具深意 。屈原《九章·橘颂》说:“后皇嘉树 ,橘徕服兮。受命不迁 ,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一志兮。”生于南方的橘树 ,不能移植,根深蒂固 。《孟子·梁惠王上》说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桑树和梓树是家树 ,古代家宅中常栽有此树。后以“桑梓”作为故乡的代称。汪元量赞赏橘桑,正是表达对故国故土的坚贞 。沙门 ,指僧人。大好园林 ,却为僧人所占 ,“便关防”三句 ,令人感慨万分 。谓不让显贵玩赏 ,防守紧严 。 只是一座庙宇而已。

这首词层次鲜明。以赵府旧宅为题材 ,以“园、宅”为两点,由园到宅,由宅到园。反复跳跃,但线索清晰,又不乏迭宕之美。园中草乱花谢,再写橘桑萌蘖,残而又生,衰极美来;宅子已是“燕飞谁家”,故园已是面目全非,早做为一座庙宇。

全词色调鲜明,借一园一宅写神州陆沉。旧日繁华已逝,“舞歇歌沉”,寄寓了作者思故国、恋故乡的一种情怀。

汪元量简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山。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
汪元量诗集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九十八 - 汪元量 - [宋]

    杭州万里到幽州,百咏歌成意未休。燕玉偶然通一笑,歌喉宛转作吴讴。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八十五 - 汪元量 - [宋]

    客中忽忽又重阳,满酌葡萄当菊觞。谢后已叨新圣旨,谢家田土免输粮。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八十九 - 汪元量 - [宋]

    万里羇孤夜忆家,边城吹角更吹笳。须臾敕使传言语,今日天庭赏雪花。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九 - 汪元量 - [宋]

    一出宫门上画船,红红白白艳神仙。山长水远愁无那,又见江南月上弦。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 - 汪元量 - [宋]

    太湖风卷浪头高,锦柁摇摇坐不牢。靠著篷窗垂两目,船头船尾烂弓刀。
  • 鹧鸪天·潋滟湖光绿正肥 - 汪元量 - [宋]

    潋滟湖光绿正肥。苏堤十里柳丝垂。轻便燕子低低舞,小巧莺儿恰恰啼。花似锦,酒成池。对花对酒两相宜。水边莫话长安事,且请卿卿吃蛤蜊。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六 - 汪元量 - [宋]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 - 汪元量 - [宋]

    万马如云在外间,玉阶仙仗罢趋班。三宫北面议方定,遣使臯亭慰伯颜。
  • 满江红·一个兰舟 - 汪元量 - [宋]

    一个兰舟,双桂桨、顺流东去。但满目、银光万顷,凄其风露。渔火已归鸿雁汊,棹歌更在鸳鸯浦。渐夜深、芦叶冷飕飕,临平路。 吹铁笛,鸣金鼓。丝玉脍,倾香醑。且浩歌痛饮,藕花深处。秋水长天迷远望,晓风残月空凝伫。问人间、今夕是何年,清如许。
  • 满江红·一霎浮云 - 汪元量 - [宋]

    一霎浮云,都掩尽、日无光色。遥望处、浮图对峙,梵王新阙。燕子自飞关北外,杨花闲度楼西侧。慨金鞍、玉勒早朝人,经年歇。昭君去,空愁绝。文姬去,难言说。想琵琶哀怨,流泪成血。蝴蝶梦中千种恨,杜鹃声里三更月。最无情、鸿雁自南飞,音书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