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玉女 钱塘元夕》

汪元量 [宋]
一片风流,今夕与谁同乐。月台花馆,慨尘埃漠漠。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钱塘依旧,潮生潮落。 万点灯光,羞照舞钿歌箔。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昭君泪流,手捻琵琶弦索。离愁聊寄,画楼哀角。
《传言玉女 钱塘元夕》解析

在南宋词人的词中,临安元宵节是常写的题材之一。但因词人的出发点不同,所表达的意象也不尽一样。或粉饰太平。或无病呻吟。但汪元量此词从元宵节的今昔对比,从中寄托了对国家兴亡的伤感之情。一片风流,今夕与谁同乐?眼前依然一派繁华景象,但跟谁一起分享呢 ?元兵指日南下,大兵压境,人心惶惶 ,苦中作乐,苦何以堪 ?。“月台”二句,描述在月光下,花丛中,台馆依旧林立,但已弥漫敌骑的漫漫的尘埃。“豪华”二句,谓昔日繁华尽逝,只有青山如旧。唐朝许浑《金陵怀古》有诗“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豪华”指元宵节的繁华已逝喻指宋朝昔日的整个太平景象已荡然无存。“ 钱塘”两句,谓钱塘江潮涨潮落仍象从前,似怨江潮无情,不解人间兴衰,与杜牧诗:“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异曲同工。其后汪元量南归,被俘同难的宫嫔们赋诗相赠,其中林顺德《送水云归吴》诗云:“归舟夜泊西兴渡,坐看潮来又潮去。”借汪词送汪,别有一番深意。

“万点灯光”,几句 ,笔锋一转,由室外之景转写室内。分别从灯光、玉梅、昭君三层落笔。元宵节又称灯节,往日火树银花 ,灯光锦簇。“羞”字用得好,谓“灯光”也以神州陆沉而权贵们仍沉溺歌舞为羞 。“灯光”反衬亡国人的视角和心境 。感觉“羞”的不是物,而是人,即作为观照者的词人自己。珠光宝气与万点灯火交相辉映,愈丽愈“羞”,良辰美景,风光不在 。“玉梅”两句,梅花凋残,春光不久。东皇 ,指春神。苏轼《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 》中讲:“月地云阶漫一樽,玉奴终不负东昏。”《南史·王茂传》记载,王茂助梁武帝攻占建康 ,“时东昏(齐明帝,被梁废为东昏侯)妃潘玉儿有国色,⋯⋯帝乃出之。军主田安启求为妇,玉儿泣曰:‘昔者见遇时主,今岂下匹非类 。死而后已,义不受辱。’及见缢,洁美如玉 。”苏轼在诗中即以玉儿类比梅花,极言其洁白、坚贞。汪词“玉梅”句,用来暗寓宋朝后妃当此国运将终之时,命运坎坷,怨恨至极。

“昭君”两句,应当系喻指宫嫔。汪元量当时所作《北师驻皋亭山》曾有句讲 :“若议和亲休练卒,婵娟剩遣嫁呼韩 。”汪元量后作诗《幽州秋日听王昭仪琴 》,也有“雪深沙碛王嫱怨 ,月满关山蔡琰悲”之句 ,比喻被俘的王昭仪 ;共同赴难的宫嫔郑惠真《送水云归吴》诗,亦以“琵琶拨尽昭君泣,芦叶吹残蔡琰啼 ”自喻。弦索,指乐器上的弦 ,泛指弦乐器,这里即指琵琶。从后妃(玉梅)到宫嫔(昭君),都有末日将至之感。

“离愁卿寄,画楼哀角”则总括后妃、宫嫔,也包括作者自己。腹有满腔离宫之愁,只能寄托在戍楼传来的号角声中以“画”修饰戍楼,用华辞反衬;以“哀”形容角声,相反相成。幽咽角声,恰如为宋王朝奏起了挽歌。元宵佳节而以“哀角”作结,是伤心人的心声。1235 年,蒙古南侵 。1275 年,元军三路逼近临安。次年二月,宋朝投降 。帝后被北迁元都。汪元量时值为宫廷乐师,也同时随行。这首词作为元兵临于城下之时,在其词中也可以看出有一种大厦将倾前夕的危机感。

汪元量简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山。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
汪元量诗集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九十八 - 汪元量 - [宋]

    杭州万里到幽州,百咏歌成意未休。燕玉偶然通一笑,歌喉宛转作吴讴。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八十五 - 汪元量 - [宋]

    客中忽忽又重阳,满酌葡萄当菊觞。谢后已叨新圣旨,谢家田土免输粮。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八十九 - 汪元量 - [宋]

    万里羇孤夜忆家,边城吹角更吹笳。须臾敕使传言语,今日天庭赏雪花。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九 - 汪元量 - [宋]

    一出宫门上画船,红红白白艳神仙。山长水远愁无那,又见江南月上弦。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 - 汪元量 - [宋]

    太湖风卷浪头高,锦柁摇摇坐不牢。靠著篷窗垂两目,船头船尾烂弓刀。
  • 鹧鸪天·潋滟湖光绿正肥 - 汪元量 - [宋]

    潋滟湖光绿正肥。苏堤十里柳丝垂。轻便燕子低低舞,小巧莺儿恰恰啼。花似锦,酒成池。对花对酒两相宜。水边莫话长安事,且请卿卿吃蛤蜊。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六 - 汪元量 - [宋]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 - 汪元量 - [宋]

    万马如云在外间,玉阶仙仗罢趋班。三宫北面议方定,遣使臯亭慰伯颜。
  • 满江红·一个兰舟 - 汪元量 - [宋]

    一个兰舟,双桂桨、顺流东去。但满目、银光万顷,凄其风露。渔火已归鸿雁汊,棹歌更在鸳鸯浦。渐夜深、芦叶冷飕飕,临平路。 吹铁笛,鸣金鼓。丝玉脍,倾香醑。且浩歌痛饮,藕花深处。秋水长天迷远望,晓风残月空凝伫。问人间、今夕是何年,清如许。
  • 满江红·一霎浮云 - 汪元量 - [宋]

    一霎浮云,都掩尽、日无光色。遥望处、浮图对峙,梵王新阙。燕子自飞关北外,杨花闲度楼西侧。慨金鞍、玉勒早朝人,经年歇。昭君去,空愁绝。文姬去,难言说。想琵琶哀怨,流泪成血。蝴蝶梦中千种恨,杜鹃声里三更月。最无情、鸿雁自南飞,音书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