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山秀芙蓉》

苏轼 [宋]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真游洞穴沧波下。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千载犹横跨。解佩投簪,求田问舍。黄鸡白酒渔樵社。元龙非复少时豪,耳根洗尽功名话。
《踏莎行·山秀芙蓉》解析

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初到宜兴时,词中抒发了作者致仕后落寞失志的情怀。

词之上片首写阳羡山水的秀丽,次言该地之溶洞,下片抒发作者此时此地的心声。全词在内容突破了词为艳料的传统藩篱,把本应在诗中表现的内容与进词中,继承了东坡豪放词的优良风格。

上片起首二句把本为“芙蓉山秀,罨画溪明”的句式改成“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除了平仄的原因之外,其用意当然不仅指一山一水,而是着意突出阳羡境内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之美境,给人以江山如画、美不胜收的感觉。第三句写阳羡之溶洞。“ 真游”之真,即仙。阳羡有张公洞,相传汉代天师张道陵曾驻迹修行于此 ,故以“真游”目之。洞内石钟乳凝结,或垂或矗,洞穴嵌空邃深,曲折通幽,据说可以“步步势穿江底去 ”(方干《游张公洞寄陶校书》)。词人在“洞穴”之后缀以“沧波下”三字,写出了天工造化之奇,引入产生无限的遐想。四、五两句咏史,既总结上片,又为下片词人的抒怀埋下伏笔。西晋周处,阳羡人 。少年时凶强使气 ,与南山虎、长桥蛟合称“三横”,曾为乡里所患。后来他翻然自新,杀虎斩蛟,终成一段佳话。词人漫步在长桥之上,思接千载,不禁临风喟叹:当年斩蛟处的长桥,经历了近千年的风风雨雨,如今依然横跨在河上;而轰轰烈烈、名震一时的英雄豪杰却如明日黄花,杳无踪迹,这怎能不使“铁面刚棱古侠俦”(夏承焘《瞿髯论绝句·贺铸》)的词人顿生物是人非之感呢 !“慨想”二句,虽有对周处的倾心赞誉,然而更多的却是无限的感慨。

过片承“慨想”之暗转,直接抒发他此时此地的心声。“组”,丝织成的阔带子,古代用以佩印;“簪”,古人所用的一种针形头饰 ,可以用来固冠。“解组投簪 ”,皆谓弃官 。词人徽宗大观三年(1109 )曾写《铸年五十八因病废得旨休致一绝寄呈姑苏毗陵诸友》一诗,其中有“ 求田问舍向吴津,欲著衰残老病身”的句子。这里,词人又一次宣称,他要挂冠归隐,求田问舍 ,去过那种黄鸡白酒,渔樵溪山,“侣鱼虾而友麋鹿 ”的优游生活。但这并不是词人的真心归属。

他年轻时曾有着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而四十年的从宦 ,却使他一步步认清了污浊、冷酷的政治现实。故而在这首词的最后,词人反用古典,写出了“元龙非复少时豪,耳根清净功名话”这貌似达观而实则悲愤的句子。“元龙”,是三国名士陈登的字。据《三国志·陈登传》所载,他当汉末天下大乱之时,忧国忘家 ,为天下所重。他曾对来拜访他的许汜求田问舍、言无可采的行为表示鄙弃,会面之时,“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 ,使客(许汜)卧下床”,这件事得到了刘备的激赏。词人在这里以陈元龙自比,却说“非复少时豪 ”,不但不反对别人的“ 求田问舍”,自己也“求田问舍”起来了,则不过是说反话。他慨叹自己再也没有少年时的豪气,再也不愿听到功名之类的话了。

词人在本篇当中表达的退隐思想,是对人生短促。时光流逝的叹惋,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政治腐败的无声反抗。词之结尾反用古典,展示了自己从“少时豪”到当下但求“耳根清净”的痛苦历程,充满了英雄末路的沉郁悲愤,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诗集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苏轼 - [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 苏轼 - [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 - [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 [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 苏轼 - [宋]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 苏轼 - [宋]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 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 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 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 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 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 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 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 苏轼 - [宋]

    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 小溪鸥鹭静联拳。去翩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 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 - 苏轼 - [宋]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转星眸。月花羞。捧金瓯。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 江城子·腻红匀脸衬檀唇 - 苏轼 - [宋]

    腻红匀脸衬檀唇。晚妆新。暗伤春。手捻花枝,谁会两眉颦。连理带头双飞燕,留待与、个中人。 淡烟笼月绣帘阴。画堂深。夜沈沈、谁道连理,能系得人心。一自绿窗偷见后,便憔悴、到如今。
  • 浣溪沙 - 苏轼 - [宋]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