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谣·天》

蔡伸 [宋]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苍梧谣·天》解析

夜空中的一轮圆月,惯会助人哀伤快乐。你高兴时,那明月便洒下皎洁的柔辉,为你助兴、凑趣——“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你忧伤时,那月色也顿时变得冷幽幽的,照得人倍感凄凉,令人难耐,——“明月,明月 ,照得离人愁绝”(冯延巳词)。

《苍悟谣》里的这位“离人 ”,叫明月照得失眠了,于是他苦恼极了,呼天而叹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 !”(圆蟾,即圆月;传说月中有蟾蜍。)意思是说老天啊,不要再让这圆月照得这我离家的人睡不着觉了!这位他乡之客本来就满怀离愁别绪;何况月下独立,又怎能不思念“隔千里兮共明月”的那一位呢?

再说,如水月光,也容易使人毫无睡意 ,“明月皎皎照我床 ”,“牵牛织女遥相望”(曹不《燕歌行》),这怎么能睡得着呢?而那月光,又偏爱照失眠人,这真是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 》)月圆之夜,本是亲人团聚之时。可是词人现在呢?却是月圆人未圆。难怪这位离人终于压抑不住,不得由仰天长叹了。可见,这句“天!休使圆蟾照客眠 ”。是经过一番千回百折的苦恼之后发出的百般无奈的叹息之词!

月光如练,然而人隔千里,这边是他乡仰望,那边是闺中独看。这位痴情人不禁异想天开了:月亮啊,据说你是一面宝镜,你能照出她的芳姿倩影吗?“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他凝视着那轮明月,那嫦娥般美丽的身影在何处呢?只有桂影疏密有致,空自盘旋罢了。

此时此地,他可能情不自禁地想起他俩月下携手漫步的美好时光。然而现在呢?人却远隔千里,这多么令人愁怅啊!

这首小词通过对圆月观感,抒发出沉挚的思念之情。寥寥十六个字,然而曲折有致。这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梅尧臣语)的高妙描写手法,真可谓“以少胜多”了。

汉乐府里有《上邪 》一曲,意思就是“天哪!”这首小词也采用这种咏叹手法,且全用口语述之,富有民谣色彩。这首小词在婉约词中,显得十分清新别致。

蔡伸简介
蔡伸(1088—1156)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赵构以康王开大元帅幕府,伸间道谒军门,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提举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传。伸少有文名,擅书法,得祖襄笔意。工词,与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属,屡有酬赠。有《友古居士词》一卷。存词175首。
蔡伸诗集
  • 点绛唇·水绕孤城 - 蔡伸 - [宋]

    水绕孤城,乱山深锁横江路。帆归别浦。苒苒兰皋暮。人在天涯,雁背南云去。空凝伫。凤楼何处。烟霭迷津渡。
  • 点绛唇·香雪飘零 - 蔡伸 - [宋]

    香雪飘零,暖风著柳笼丝雨。恼人情绪。春事还如许。宝勒朱轮,共结寻芳侣。东郊路。乱红深处。醉拍黄金缕。
  • 点绛唇·背壁灯残 - 蔡伸 - [宋]

    背壁灯残,卧听檐雨难成寐。井梧飘坠。历历蛩声细。数尽更筹。滴尽罗巾泪。如何睡。甫能得睡。梦到相思地。
  • 点绛唇·月缺花残 - 蔡伸 - [宋]

    月缺花残,世间乐事难双美。夜来相对。把酒弹轻泪。一点情锺,销尽英雄气。樊笼外。五湖烟水。好作扁舟计。
  • 点绛唇·梅雨初晴 - 蔡伸 - [宋]

    梅雨初晴,画栏开遍忘忧草。兰堂清窈。高柳新蝉噪。枕上芙蓉,如梦还惊觉。匀妆了。背人微笑。风入玲珑罩。
  • 点绛唇·帐外华灯 - 蔡伸 - [宋]

    帐外华灯,翠屏花影参差满。锦衣香暖。苦恨春宵短。画角声中,云雨还轻散。河桥畔。月华如练。回首成肠断。
  • 点绛唇·绿萼冰花 - 蔡伸 - [宋]

    绿萼冰花,数枝清影横疏牖。 玉肌清瘦。夜久轻寒透。 忍使孤芳,攀折他人手。 人归后。断肠回首。只有香盈袖。
  • 点绛唇·解绂朝天 - 蔡伸 - [宋]

    解绂朝天,满城桃李繁阴布。 彩舟难驻。忍听骊歌举。 协赞中兴,圣意方倾注。 从今去。五云深处。稳步沙堤路。
  • 点绛唇·云雨匆匆 - 蔡伸 - [宋]

    云雨匆匆,洞房当日曾相遇。暂来还去。无计留春住。宝瑟重调,静听莺弦语。休轻负。绮窗朱户。好做风光主。
  • 点绛唇·玉笋持杯 - 蔡伸 - [宋]

    玉笋持杯,敛红颦翠歌金缕。彩鸳戢羽。未免群鸡妒。我为情多,愁听多情语。君休诉。两心坚固。云里千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