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怨》

李冶 [唐]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相思怨》解析

首联“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和颔联“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是虚写,是泛写。人家都说海水深,其实还抵不了相思爱情的一半深;海水再深再大还有边涯,而彼此的情爱相思却渺茫无际。以深水喻相思,可谓具体、形象,而又不及其一半,可见相思之深。这里诗人用的是比喻手法,既得体又恰当。

这两句诗与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用意相同,用法相近,都是抒情,都是用物比情的手法,都是反比。先极写海水深,后以自己之情相比,从而形象地突出了自己对情人之深情,又反衬出两人的爱情至深。只是李白诗写友情,而李冶诗写爱情。

颈联“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和尾联“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是实写,是具体写人。紧接上联,写在一个月光明媚的夜晚,自己的恩情、思念无法排遣时,就携琴到楼上弹奏,弹出一曲相思情爱的曲子,借以解愁。可是由于人去楼空,只有一片月光,楼是空荡的,月是清冷的。此时此景,更令人感到凄冷。因此当弹奏一曲相思曲时,未终而弦、肠并断。诗歌到此戛然而止,把诗歌推向了高潮,给读者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思妇的相思之苦,让人同情,思妇的情意,让人感叹。

李冶简介
李冶(?---公元784年),字季兰(《太平广记》中作“秀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后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诗人。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诗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
李冶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唐诗纪事》卷七八有云:“刘长卿谓季兰为女中诗豪。”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六首。
李冶诗集
  • 八至 - 李冶 - [唐]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 - 李冶 - [唐]

    最爱纤纤曲水滨,夕阳移影过青蘋。 东风又染一年绿,楚客更伤千里春。 低叶已藏依岸棹,高枝应闭上楼人。 舞腰渐重烟光老,散作飞绵惹翠裀.
  • 明月夜留别 - 李冶 - [唐]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 - 李冶 - [唐]

    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已看云鬟散,更念木枯荣。鞞鼓喧行选,旌旗拂座隅。不睹河阳一县花,空见青山三两点。
  • 感兴 - 李冶 - [唐]

    朝云暮雨镇相随,去雁来人有返期。玉枕只知长下泪,银灯空照不眠时。仰看明月翻含意,俯眄流波欲寄词。却忆初闻凤楼曲,教人寂寞复相思。
  • 恩命追入,留别广陵故人 - 李冶 - [唐]

    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仰愧弹冠上华发,多惭拂镜理衰容。驰心北阙随芳草,极目南山望旧峰。桂树不能留野客,沙鸥出浦谩相逢。
  • 得阎伯钧书 - 李冶 - [唐]

    情来对镜懒梳头,暮雨萧萧庭树秋。莫怪阑干垂玉箸,只缘惆怅对银钩。
  • 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 - 李冶 - [唐]

    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 道意寄崔侍郎 - 李冶 - [唐]

    莫漫恋浮名,应须薄宦情。百年齐旦暮,前事尽虚盈。愁鬓行看白,童颜学未成。无过天竺国,依止古先生。
  • 结素鱼贻友人 - 李冶 - [唐]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