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出处

[wén xíng chū chǔ]
成语《文行出处》是个不太常用的中性成语。 出自:《周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成语《文行出处》的含义是:文:学问;行:品行;出:作官;处:隐居。旧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 举个栗子: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的轻了。(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 以下是对成语《文行出处》更为具体的描述:
成语解释
文:学问;行:品行;出:作官;处:隐居。旧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
成语出处
《周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成语简拼
WXCC
成语注音
ㄨㄣˊ ㄒ一ㄥˊ ㄔㄨ ㄔㄨˇ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
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文行出处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文行出處
成语例子
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的轻了。(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