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
  • 泥沙俱下

    [拼音] ní shā jù xià
    [释义] 俱:都、一起。泥土和沙石跟着水一起流了下来。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一同显现出来。
    [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一卷:“人称才大者,如万里黄河,与泥沙俱下。余以为:此粗才,非大才也。”
  • 意味深长

    [拼音] yì wèi shēn cháng
    [释义] 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出处] 宋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 祸国殃民

    [拼音] huò guó yāng mín
    [释义] 祸、殃:带来灾难;使受损害。危害国家;残害人民。
    [出处] 章炳麟《正学报缘起 例言》:“如去岁兖州之变,西报指斥疆臣,谓其祸国殃民,肉不足以啖狗彘。”
  • 乘风破浪

    [拼音] chéng fēng pò làng
    [释义] 乘:趁着。趁着顺风;破浪前进。比喻志向远大;气魄雄伟;不怕困难;奋勇前进;多含施展远大抱负之意。也作“乘长风破万里浪”、“长风破浪”。
    [出处] 《宋书 宗悫传》:“悫少时,炳问其志。悫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 恼羞成怒

    [拼音] nǎo xiū chéng nù
    [释义] 恼:气恼;羞:羞臊。指由于气恼、羞臊而大怒。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那抚台见是如此,知道王协台有心瞧他不起,一时恼羞成怒。”
  • 深更半夜

    [拼音] shēn gēng bàn yè
    [释义] 深夜。
    [出处] 元 李蔚《燕青博鱼》第三折:“兄弟,深更半夜,你唤我做什么?”
  • 鱼贯而入

    [拼音] yú guàn ér rù
    [释义] 像游鱼那样首尾连贯地进入。比喻有秩序地相继而进。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邓艾传》:“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 男盗女娼

    [拼音] nán dào nǚ chāng
    [释义] 盗:盗贼;娼:妓女。男的是盗贼;女的是娼妓。形容男女思想极其腐朽败坏;尽做坏事。
    [出处] 明 谢谠《四喜记 天佑阴功》:“眼前之报,男盗女娼,灭门绝户,日后之报。”
  • 鸟语花香

    [拼音] niǎo yǔ huā xiāng
    [释义] 鸟儿啼叫;花儿喷香;形容美好的景色。
    [出处] 宋 吕本中《庵居》诗:“鸟语花香变夕阴,稍闲复恐病相寻。”
  • 崇山峻岭

    [拼音] chóng shān jùn lǐng
    [释义] 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陡险的山岭。也作“高山峻岭”。
    [出处] 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 崇洋媚外

    [拼音] chóng yáng mèi wài
    [释义] 崇:崇拜;推崇;媚:谄媚。崇拜外国的一切事物;向外国人献媚。
    [出处] 茅盾《向鲁迅学习》:“那时清王朝以及当权的洋务派崇洋媚外,出卖国家主权。”
  • 好大喜功

    [拼音] hào dà xǐ gōng
    [释义] 好:爱好;喜欢;功:功绩;成就。原指封建帝王喜好扩大疆土;炫耀武功。后指做事冒进浮夸;图大贪功。
    [出处] 《新唐书 太宗纪赞》:“至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图,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
  • 遗臭万年

    [拼音] yí chòu wàn nián
    [释义] 臭:比喻恶名声;万年:指时间很长久。人死了;可是臭名却永远流传下去;遭人唾骂。
    [出处] 《宋史 林勋等传赞》:“若乃程珌之窃取富贵,梁本大李知孝甘为史欧远鹰犬,遗臭万年者也。”
  • 远走高飞

    [拼音] yuǎn zǒu gāo fēi
    [释义] 向远处走;向高处飞。多指摆脱困境;寻找光明的前途。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卓茂传》:“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
  • 宁缺毋滥

    [拼音] nìng quē wú làn
    [释义] 宁:宁可;缺:缺少;毋:通“勿”;不要;滥:过多。宁可空缺一些;也决不降低要求。也作“宁缺勿滥”。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回:“即令宁缺勿滥,这开封是一省首府,祥符是开封首县,却是断缺不得的。”
  • 有条有理

    [拼音] yǒu tiáo yǒu lǐ
    [释义] 有条理;有次序;形容层次脉络清楚。
    [出处] 《尚书 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孔安国传:“如网在纲,各有条理而不乱也。”
  • 匹夫之勇

    [拼音] pǐ fū zhī yǒng
    [释义] 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
    [出处] 《国语 越语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 改朝换代

    [拼音] gǎi cháo huàn dài
    [释义] 指旧的王朝被推翻;建立新的政权。引申指时代变化很大;与旧时代的情况大不相同。有时也指外敌入侵。
    [出处]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总是在革命中和革命后被地主和贵族利用了去,当作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
  • 肃然起敬

    [拼音] sù rán qǐ jìng
    [释义] 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尊敬的心情。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规箴》:“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暢,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 难兄难弟

    [拼音] nán xiōng nán dì
    [释义] 难:患难。原指兄弟二人都很好;才德相当;难分高下。现多反其义而用之;指二人同样坏。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子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