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
  • 不露声色

    [拼音] bù lù shēng sè
    [释义] 露:显露;声:说话的声音或语气;色:脸上的表情。指不让自己的思想感情从声音、语气和表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
    [出处] 清 王韬《淞隐漫录 蓟素秋》:“女知为所绐,特不知何人设此坑阱。女固黠,不露声色,静以待之。”
  • 朝气蓬勃

    [拼音] zhāo qì péng bó
    [释义] 形容生气勃勃;充满活力(朝:早上;蓬勃:旺盛的样子)。
    [出处] 李晓明《平原枪声》:“朝气蓬勃的肖家镇一下子变得空虚了,沉静了。”
  • 瞻前顾后

    [拼音] zhān qián gù hòu
    [释义] 瞻:向前望;顾:回头看。原形容做事谨慎;考虑周密。现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离骚》:“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 真知灼见

    [拼音] zhēn zhī zhuó jiàn
    [释义] 真:真实;真知:正确的认识;灼:明白透彻;见:见解。正确透彻的认识和见解。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真知灼见者尚且有误,何况其他!”
  • 接二连三

    [拼音] jiē èr lián sān
    [释义] 一个接着一个;连续不断。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家中事情接二连三,也无暇及此。”
  • 不谋而合

    [拼音] bù móu ér hé
    [释义] 谋:计议;商议;合:相合一致。事先没有商量过而彼此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出处] 晋 干宝《搜神记》第二卷:“二人之言,不谋而合。”
  • 自相残杀

    [拼音] zì xiāng cán shā
    [释义] 自己人互相杀害。残:伤害。
    [出处] 《晋书 石季龙载记下》:“季龙十三子,五人为冉闵所杀,八人自相残杀。”
  • 焦头烂额

    [拼音] jiāo tóu làn é
    [释义] 头部和额部被烧焦、灼烂。比喻受到严重打击而惨败。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非常狼狈窘迫。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令论功而清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 众目睽睽

    [拼音] zhòng mù kuí kuí
    [释义] 大家的眼睛都睁得大大地注视着。睽睽:睁大眼睛注意看的样子。
    [出处] 唐 韩愈《郓州溪堂诗并序》:“新旧不相保持,万目睽睽,公于此时能安以治之。”
  • 执迷不悟

    [拼音] zhí mí bù wù
    [释义] 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出处] 《梁书 武帝纪上》:“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众一临,刑兹罔赫,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 见义勇为

    [拼音] jiàn yì yǒng wéi
    [释义] 义:正义;勇:勇敢;为;做。见到正义的事情勇于去做。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 罪有应得

    [拼音] zuì yǒu yīng dé
    [释义] 犯了这样的罪;就应得到这样的处罚。指罚当其罪。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今日卑职故违大人禁令,自知罪有应得。”
  • 不期而遇

    [拼音] bù qī ér yù
    [释义] 期:约定时日;遇:相逢;会面。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逢。也作“不期而会”。
    [出处] 南朝 梁 简文帝《湘宫李智倩法师墓志铭》:“不期而遇,襄水之阳。”
  • 坐以待毙

    [拼音] zuò yǐ dài bì
    [释义]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参患》:“短兵待远矢,与坐而待死者同实。”
  • 外强中干

    [拼音] wài qiáng zhōng gān
    [释义] 指外表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虚弱。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五年》:“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
  • 不求甚解

    [拼音] bù qiú shèn jiě
    [释义] 甚:很;解:了解;理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多指学习、办事等不认真;不求深入了解。
    [出处] 晋 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不屈不挠

    [拼音] bù qū bù náo
    [释义] 屈、挠:弯曲。不屈服。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
  • 踌躇满志

    [拼音] chóu chú mǎn zhì
    [释义] 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心意。形容心满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样子。多指对己所得的成就十分得意。
    [出处] 庄周《庄子 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 潜移默化

    [拼音] qián yí mò huà
    [释义] 潜:暗地里;不见形迹。指人思想、性格在长期的外界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
    [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慕贤》:“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 无与伦比

    [拼音] wú yǔ lún bǐ
    [释义] 伦:类;同类。没有能跟它相比的。形容非常突出或程度高。
    [出处] 唐 卢氏《逸史》:“置于州,张宠敬无与伦比。”